"医生,我这肩膀疼老不好是不是风湿啊?""最近总头疼会不会是受风了?"每次在中药房听到这样的对话,我都会想起那个被老祖宗捧在手心的祛风神器——防风,这个长得像胡萝卜干的药材,可不止是名字带"防"字那么简单,今天就带大家揭开它的真面目。
藏在药柜里的千年祛风高手 防风其实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干燥根,主产于四川、内蒙古等地,别看样子平平无奇,它在中药界可是响当当的"风药之润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专门记载:"防者,御也,此物能防御风邪,故名。"说白了就是给人体筑起一道防风墙。
四大绝活在手 风寒湿全拿下
-
头号本领:驱逐外邪 春天忽冷忽热最要命,这时候煮碗防风粥特别管用,记得去年隔壁王阿姨淋雨后浑身酸痛,抓了几服防风配羌活的药,三天就缓过来了,这药材就像巡逻兵,专门把入侵人体的风邪揪出来,特别是对付"产后风""月子病",老中医开方十有八九会见到它。
-
止痛专家:关节克星 常年坐办公室的白领应该深有体会,空调吹多了肩颈僵硬得像钢板,这时候防风配上秦艽、桂枝,煎汤热敷,比膏药管用多了,我们药店有个回头客,类风湿十几年,坚持用防风煮水熏洗,现在阴雨天也能正常上班。
-
止痉妙手:破伤风克星 别看防风性格温和,对付破伤风这种急症可不含糊,古时候没有破伤风针,全靠它和蝉蜕、天南星组方救命,现在中医院遇到外伤感染,还是会开玉真散(含防风)来预防痉挛。
-
皮肤守护者:荨麻疹救星 春季皮肤瘙痒的朋友注意了,防风可是天然的抗过敏剂,我们店里经常有人买防风煮水洗澡,配合荆芥、苦参,对付风疹块效果显著,有次顾客满脸红肿进来,喝了三天防风通圣散,脸居然平复了。
厨房里的养生密码 别以为防风只能入药,懂行的人都拿它当食材,广东人煲汤必放几片防风,说是这样能去腥提鲜;北方人包饺子时掺点防风末,专治着凉肚子疼,我最推荐的是防风红枣茶,切5片防风加10颗红枣煮水,经期喝特别暖宫。
使用说明书里的门道
-
认准"川防风"最佳 买防风要选表面棕褐色、断面黄白色的,闻着有股特殊的香气,四川产的品质最好,号称"防风中的爱马仕"。
-
这些人要慎用 血虚发痧、阴虚盗汗的朋友要悠着点,防风虽好,但像火旺体质吃了容易口干,孕妇更要问过大夫才敢用。
-
黄金搭配公式 • 风寒感冒:防风+生姜(驱寒发汗) • 风湿骨痛:防风+威灵仙(通络止痛) • 皮肤过敏:防风+金银花(清热解毒)
现代实验室的新发现 别小看这传统药材,现代研究显示它含有挥发油、有机酸等成分,既能抗炎镇痛,还能提高免疫力,某中医药大学做过实验,防风提取物对关节炎小鼠的效果堪比激素,还没副作用,这下知道为啥老中医总离不开它了吧?
辨别真假的小窍门 市场上有用黄芪根冒充防风的,记住三个诀窍: ① 真防风有"蚯蚓头"(根头部有明显环纹) ② 断面呈现"菊花心"纹理 ③ 尝起来味甜带辛,假的会有酸涩感
下次再有人说防风只是祛风,您可得好好纠正他,这味从《神农本草经》里走出来的药材,历经两千年临床验证,既是治病良药,又是养生妙品,不过再好的东西也要对症,建议使用前还是找专业中医师把脉开方,毕竟咱们的老祖宗早就说过:"是药三分毒",用对了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