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痘"和"痤疮"是一回事吗?先搞懂再谈用药
很多小伙伴看到"痤疮膏"就犯迷糊:我脸上长的明明是青春痘,和痤疮有关系吗?其实二者就是同一种皮肤问题的不同叫法!医学上统称为"痤疮",俗称"青春痘",都是因为毛孔堵塞发炎引发的,不过别急着下单买药,先判断你的痘痘属于哪种类型——
轻度痤疮:黑头白头粉刺(没有发红肿痛)
中度痤疮:红肿痘(按压会痛)、脓包痘
重度痤疮:囊肿结节(又硬又深的大痘)
不同严重程度对应的治疗方法完全不同,这也是为什么有人用痤疮膏有效,有人却越用越糟的原因。
痤疮膏到底能不能祛痘?关键看这3点
市面上常见的痤疮膏主要含以下成分:
- 维A酸类(如阿达帕林):溶解油脂+疏通毛孔
- 过氧化苯甲酰:杀菌消炎+抗氧化
- 抗生素类(如夫西地酸):针对红肿脓包型痘痘
能用的情况:
✅ 炎症性红痘(尤其是带脓的那种)
✅ 反复长痘留下色素沉着
✅ 出油多导致的毛孔堵塞
慎用的情况:
❌ 纯闭口粉刺(此时用可能会过度刺激)
❌ 敏感肌爆皮时期(部分痤疮膏含酒精)
❌ 孕妇/备孕期(维A酸类可能致畸)
痤疮膏不是"万能药膏",它更像是灭火器——着火(发炎)的时候才需要,而不是天天当护肤品用!
皮肤科医生不会说的5个用药真相
-
不是所有痘痘都要"消灭"
轻微粉刺可以自愈,强行用强效药膏反而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就像地上有小石子,没必要调用重型挖掘机。 -
白天用还是晚上用?大有讲究
含维A酸的药膏必须晚上用(遇光分解),而过氧化苯甲酰白天用还能顺便防晒,搞错时间等于白涂! -
全脸薄涂?大错特错!
只需要点涂在红肿痘上,大面积涂抹会导致健康皮肤干燥脱皮,想象给烧伤病人涂药,能精准就不扩大伤口。 -
出现这些反应要警惕
- 刺痛发痒:可能过敏,立即停用
- 大面积脱皮:减少用量或隔天使用
- 越用痘越多:可能药物刺激引发新炎症
-
最常踩的雷区
✖️ 叠加多种功效型护肤品(如美白+祛痘)
✖️ 用祛痘膏代替防晒霜(有些成分会增加光敏性)
✖️ 把过期药膏当偏方继续用(可能滋生细菌)
实战指南:这样搭配效果翻倍
-
晨间组合
温和氨基酸洁面 → 抗炎精华(含积雪草/马齿苋) → 防晒霜
注:用过氧化苯甲酰的早上必须防晒! -
夜间组合
卸妆油(如果有化妆) → 修复面膜(敷10分钟洗掉) → 点涂痤疮膏
爆皮严重时可薄涂B5精华打底 -
特殊情况处理
- 生理期爆痘:提前3天开始涂消炎药膏
- 口罩闷痘:重点涂抹下颌边缘区域
- 熬夜后急救:厚涂修护霜(非痤疮膏)打底
过来人血泪教训:这些坑千万别踩!
▶️ "我每天擦3次,结果脸像蛇蜕皮"
→ 维A酸类药膏每天1次足够,过量等于毁容
▶️ "听说某某药膏去痘印超神,买了十支送闺蜜"
→ 祛痘印要靠代谢周期(28天左右),猛药只会留疤
▶️ "把激素药膏当祛痘神器,停用后烂脸"
→ 带"松"字的药膏(如地奈德乳膏)治过敏,不祛痘!
终极解决方案:分级对付痘痘
痘痘类型 | 推荐处理方式 | 禁忌事项 |
---|---|---|
偶尔冒的红痘痘 | 点涂夫西地酸+无菌纱布按压 | 手贱挤压 |
一片闭口粉刺 | 水杨酸棉片局部擦拭+控油妆前乳 | 厚重粉底液 |
反复发作的囊肿痘 | 医院做针清+开具口服异维A酸 | 自行针挑 |
特别提醒:如果满脸痘痘持续2个月没改善,或者留下凹陷疤痕,请立刻挂三甲医院皮肤科!有些痘痘其实是真菌感染或内分泌问题,单靠外用药就是在耽误治疗。
划重点:科学战痘的3个原则
- 对症用药:红肿痘用抗炎膏,黑头粉刺先疏通毛孔
- 见好就收:连续使用不超过2个月,避免耐药性
- 日常养护:少吃高糖奶制品,枕头套每周换洗
你的脸不是试验田,与其盲目试药,不如花30块挂个号问专业医生,毕竟皮肤科门诊里,90%的痘痘患者都曾被自己耽误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