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收到好多宝妈私信,说自家小宝贝突然拉肚子特别着急,看着孩子一天跑七八次厕所,小屁屁都红得让人心疼,当妈的真是揪心,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让无数家长头疼的"婴儿腹泻"问题,不过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只要找对方法,多数情况都能在家轻松应对。
宝宝腹泻背后的小秘密 很多新手爸妈一看到宝宝便便变稀就慌了手脚,其实这就像我们大人偶尔肠胃不适一样平常,中医认为小儿"脾常不足",他们的消化系统就像刚发芽的嫩苗,稍微受点风寒、吃多了不消化,都可能引发腹泻,常见的诱因包括:
- 换季着凉(尤其要注意腹部保暖)
- 母乳妈妈饮食不当(比如吃了寒凉食物)
- 辅食添加太急(从稀到稠要循序渐进)
- 病毒感染(秋季腹泻最典型)
祖传止泻方的正确打开方式 我家三代人都是中医,外婆留下的这个方子救了周围不少邻居家的娃,重点来了!这个方子用的是药食同源的材料,安全系数超高: 【基础方】 炒白术5克(健脾神器) 茯苓3克(祛湿高手) 焦山楂3克(消食导滞) 炒薏米5克(天然止泻剂) 葛根3克(升阳止泻)
【制作方法】 把所有材料放进砂锅,加2碗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熬15分钟,剩下半碗药汁,注意看这里!周岁内的宝宝每次喝5-10毫升就够了,像喂小猫咪喝水那样一点点来。
不同症状的灵活调整 ▶️ 如果便便带泡沫+肠鸣: 加两片生姜(驱寒暖肚) ▶️ 如果伴有低烧+口渴: 加3克芦根(清热生津) ▶️ 如果大便酸臭+奶瓣多: 加2克鸡内金(消食化积)
喂养护理的三大黄金法则
-
补液比吃药更重要! 每拉一次肚子就要补充50ml温水,可以加点冰糖和盐做成"糖盐水",既能防脱水又好入口,记得用针筒慢慢喂,别呛着宝宝。
-
母乳妈妈要管住嘴 暂时告别西瓜、冷饮这些寒凉食物,多吃山药小米粥这类温补的,奶粉宝宝可以考虑换成无乳糖配方,减轻肠道负担。
-
护臀工作不能漏 每次便后都要用温水冲洗,擦干后抹一层橄榄油,推荐用纯棉尿布,及时更换保持干爽,不然红屁股会让孩子哭得撕心裂肺。
这些情况必须送医院! 划重点!如果出现下面任何一种情况,请立即抱娃去医院: ⚠️ 持续高烧不退 ⚠️ 每天腹泻超过10次 ⚠️ 出现血便或黑便 ⚠️ 宝宝精神萎靡嗜睡 ⚠️ 明显出现脱水症状(嘴唇干、哭时无泪)
预防胜于治疗的妙招 平时可以给宝宝做做"亲子推拿三宝": ① 补脾经:拇指桡侧从指尖推向指根 ② 摩腹:顺时针轻揉小腹两分钟 ③ 捏脊:从尾椎骨轻轻提捏到颈部
最后唠叨一句:每个宝宝体质不同,用药前最好找专业中医师把脉,我家小侄子去年秋天腹泻,用这个方子配合丁桂儿脐贴,三天就活蹦乱跳了,希望这些经验能帮到正在焦虑的爸妈们,转发给更多需要的家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