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收到小伙伴留言说"脸上突然长了一片痤疮",红红肿肿一大片看着就发慌,其实这种情况我也经历过,去年工作压力大时右脸爆了一串闭口,摸起来像砂纸一样扎手,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片让人头疼的痤疮到底怎么回事,以及该怎么解决它。
为啥会突然"冒一片"痤疮? 很多小伙伴发现痤疮都是成片出现,这和咱们皮肤的生理结构有关,记得上次陪闺蜜看皮肤科时,医生拿着皮肤镜给我俩科普:原来毛孔就像排水管,当油脂分泌过多+角质堆积+细菌感染三碰头,就会像下水道堵塞一样形成粉刺,要是赶上熬夜、压力大、经期这些特殊时期,激素水平一波动,原本零星冒痘可能就会变成"连环爆炸"。
我表弟去年高考前额头爆出一整片红疙瘩,他妈妈天天用盐水给他擦脸反而越来越严重,后来去医院才知道,这种集群式爆发的痤疮往往和体内雄激素飙升有关,特别是男生进入青春期后皮脂腺对激素更敏感,加上学习压力大经常用手托脸,手上的细菌都成了痤疮丙酸杆菌的"帮凶"。
紧急处理别踩这些坑! 刚发现长痤疮时,90%的人都会手痒去挤,我大学室友就是典型例子,看到鼻翼旁长了三颗白头粉刺,直接用指甲抠,结果引发感染,第二天整片脸颊肿得像馒头,其实这时候最需要的是冷静下来,记住三个"不"原则:不抠、不针清、不乱用药。
上周邻居阿姨看见我脸上冒痘,热心推荐她用的某牌祛痘膏,虽然感激阿姨的好意,但这类药膏大多含激素,刚开始用确实见效快,长期用反而会让皮肤变薄,正确做法应该是先用温和的氨基酸洁面清洁,再拿冷藏的芦荟胶做局部冷敷(记得要先耳后试敏)。
皮肤科医生的私藏攻略 真正有效的祛痘方案其实藏在细节里,北京协和医院张医生教我个小窍门:每天早晚用37℃温水洗脸,水温过高会刺激皮脂腺分泌,洗完脸用化妆棉蘸取茶树精油点涂红肿痘痘,注意要稀释到5%浓度以下,纯茶树精油直接上脸可能会灼伤。
饮食方面更要警惕隐形炸弹,我血泪教训是喝奶茶必爆痘,奶制品中的IGF-1因子会促进皮脂腺分泌,现在改喝豆浆后,经期前长痘的情况明显改善,甜食党也要收敛,高GI食物会让血糖快速上升,通过糖化反应加重炎症。
那些年我们信过的谣言 "长痘就要多补水"这句话害人不浅,去年我疯狂敷面膜,结果屏障受损变成敏感肌,痤疮反而更严重,实际上过度水合会破坏皮肤砖墙结构,保湿做好基础步骤就行,重点要放在控油上,油皮小伙伴可以试试含锌的护肤品,PCA锌成分能调节油脂分泌还不拔干。
还有人迷信排毒疗法,喝各种中药汤剂,我同事连续喝两周苦丁茶,痘痘没消反倒腹泻进医院,其实轻度痤疮根本不用急着吃药,调整作息比什么都重要,现在手机都有防蓝光模式,晚上11点后把屏幕调成暖光,坚持两周你会发现爆痘频率降低。
预防复发才是终身课题 治好现有的痤疮只是第一步,防止卷土重来更需要耐心,我坚持用了半年的床头毛巾替换法:每天晚上把洗脸巾晒在通风处,周末用开水煮消毒,枕套每周换洗,尘螨和油污堆积可是痤疮的温床。
运动爱好者要特别注意汗液处理,健身房认识的小哥满脸痤疮,教练说他用完哑铃就摸脸,其实运动后应该立即擦汗,带妆运动的姑娘更要仔细卸妆,残留的粉底堵毛孔分分钟催生新痘痘。
写在最后: 对付成片痤疮就像打持久战,我调理了整整三个月才恢复光滑脸,过程中最关键的不是砸钱买大牌护肤品,而是养成观察皮肤的习惯,现在每次照镜子都会检查下巴有没有隐隐的痛感,这是毛囊炎初期的信号,记住咱们的皮肤是智能的,给它正确的引导,自然会还你清爽面容,如果试过所有方法还没改善,千万别硬扛,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