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换季降温,后台好多朋友都在问气喘的老毛病怎么调理,我想起隔壁楼张阿姨,以前一入冬就咳得脸发紫,现在天天在小区跳广场舞跟没事人似的,她跟我说:"多亏了老中医开的方子,现在爬楼梯都不带喘的!"今天就把压箱底的调理心得全给大家唠明白。
【第一招 厨房里就能找到的润肺三宝】 前阵子陪我妈看中医,大夫指着脉案本说:"现代人80%的气喘都是吃出来的病",这话真不假,我表弟打小喝冰可乐配炸鸡,20岁就落下咳嗽根,老中医教了个食疗方子:银耳+雪梨+百合煮糖水,每天当茶喝,重点要小火慢炖两小时,熬到筷子能戳透银耳才算到位,有次我急性咽炎发作,连喝三天居然压下去了,喉咙像抹了层甘油似的滑溜。
【第二招 祖传药方里的隐藏玄机】 去年去武当山偶遇道观义诊,白发老道长给我看了本泛黄的《理虚元鉴》,里面记载的玉屏风散真是神了——黄芪30克防风15克白术60克,磨成粉每天早晚各一勺,我同事过敏性哮喘十年,坚持吃了两个月,现在出差不带喷雾都敢坐飞机,不过这方子讲究君臣佐使,剂量千万别搞错,最好找靠谱中医调比例。
【第三招 呼吸法比吃药管用十倍】 你们知道吗?中医院治慢阻肺都有套呼吸操,我偷学了个懒人版:早上起床前平躺床上,双手叠放在肚脐上,用鼻子慢慢吸气到不能再吸,感觉肚子像气球鼓起来,屏住五秒再缓缓吐气,刚开始练可能会头晕,坚持两周就能感觉到变化,我们瑜伽老师还说这叫"腹式呼吸",能激活膈肌就像给肺做按摩。
【第四招 脚底藏着治喘开关】 上个月在足疗店听技师闲聊,说涌泉穴是治喘要穴,回家查资料发现真有讲究,晚上泡脚后用拇指关节按揉脚心凹陷处,顺时针转36圈再逆时针转24圈,刚开始按会有点酸胀,我老爹风湿性关节炎常年咳嗽,每晚让我妹给他按,半个月后夜咳次数明显减少,注意力度要适中,按完喝一杯温水最见效。
【第五招 老祖宗留下的救命穴位】 中医急诊科有个秘密武器——天突穴,就在脖子正中喉结下方两寸的位置,用圆头梳子背面轻轻刮拭,从上往下推100次,去年流感高发期,我闺女半夜喘得上不来气,用这个方法紧急处理,不到半小时就平稳了,平时还可以艾灸肺俞穴(后背第三胸椎旁开1.5寸),每周两次,艾烟味还能驱蚊呢。
说点实在的,调理气喘最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二舅妈就是反面教材,医生开的膏方吃两天嫌苦搁冰箱,结果去年冬天还是住了院,建议大家选适合自己的方法坚持三个月,配合每天散步三千步,还有睡觉记得垫高枕头15度,被褥勤晒除螨,这些细节比吃什么药都管用。
最后提醒一句,如果喘得憋气冒冷汗千万别硬扛,赶紧去医院!这些方法适合日常调理,急性发作还是要听西医的,我整理了张阿姨的调理日记电子版,关注私信回复"养肺"就能领,都是实打实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