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药九地价格大揭秘!这些坑你别踩!

一归堂 2025-05-08 科普健康 1612 0
A⁺AA⁻

最近老李在中药材市场转悠时发现个怪事——同样是标着"九地"的药材,有的摊位卖80块一斤,有的却要150块,这价格差距把老李整懵了,他跑来问我:"你们行家总说九地讲究,这价格到底咋回事?"

要说这九地啊,可是地道中药材里的"隐形冠军",别看它黑不溜秋不起眼,却是滋阴补肾的一把好手,不过市面上鱼龙混杂的情况确实让人头疼,今天咱就来扒一扒九地价格背后的门道。

九地是啥?别和生地搞混了! 刚入行的朋友十有八九分不清生地、熟地和九地,生地是直接烘干的鲜地黄,熟地是经过酒炖炮制的,而九地则是采用古法"九蒸九晒"工艺的精品,就像腊肉和火腿的区别,工艺不同价格自然差着筋呢。

去年我在亳州药市见过最夸张的对比:普通熟地统货也就30来块一斤,而正宗九蒸九晒的九地,品相好的能飙到200+,这差价哪来的?全在蒸晒次数和用料讲究上,有些商家偷工减料只蒸三四次,或者用硫磺熏过充数,这些"残次品"成本当然低得多。

产地决定半壁江山 老药农都知道"橘生淮南则为橘",九地这玩意特别认产地,河南焦作的怀地黄向来是上乘货,前年暴雨淹了庄稼,当地九地价格直接从120蹦到180,山西运城的货相对便宜,但药效也差着层次,最坑的是有些不良商贩拿陕西货冒充焦作货,外行人根本看不出差别。

我认识个安徽药商老张,去年收了批长相完美的九地,结果检测发现重金属超标,为啥?原来那地块以前种过中药材忌讳的作物,现在懂行的采购商不仅要看品相,还得查土壤检测报告,这又增加了成本。

加工工艺里的猫腻 真正的九蒸九晒是个技术活,光人工成本就占大头,上次见药厂老板算账:鲜地黄收购价8块一斤,九蒸九晒要损耗40%左右,再加上柴火费、人工费,成本直奔150,但有些作坊图省事,用机器烘干代替日晒,或者减少蒸晒次数,成本立马降三成。

更绝的是染色造假,前年某直播间卖的"特级九地",看着乌黑发亮,结果泡水后掉色严重,后来才知道是用黑豆汁染过的,这种货进价才50多,转手就敢卖180,所以老行家买九地都要掰开看断面,真货应该是棕褐色带光泽的。

市场行情像过山车 最近三年九地价格玩起了心跳,2020年疫情时,据说有游资囤货炒作,价格三个月翻倍,去年底突然爆出某中药厂大量抛售库存,市场价格又坐滑梯,现在正值青黄不接的时候,新货还没上市,陈货价格倒坚挺,这几天药市里好货都要价160往上。

我表弟在安国做药材生意,上个月收了批急货,有个老客户急着要200斤,他咬咬牙按135的价格出了,结果半个月后新货上市,同品质的跌到110,这行当真是"早卖赚吆喝,晚卖哭嚎嚎"。

网购陷阱知多少 现在某宝某多多上的"九地"五花八门,9.9包邮的所谓"特级"基本都是边角料,去年我帮邻居大妈买过所谓的"农家自种",寄来全是碎渣子,真正懂行的都会找相熟的药商,或者去同仁堂这种老字号柜台。

最近发现个新骗局:直播卖"假一赔十"的九地,结果寄来的是掺了熟地的混合货,行话说"三分看颜色,七分尝味道",真九地入口微甜带苦,假的要么酸涩要么寡淡,建议大家第一次少买,先试货再批量进货。

省钱妙招大公开 想要买到实惠好货,记住这几个窍门:①每年5-6月新货上市时价格最低;②整箱拿货比零买便宜20%左右;③药店促销季常有清库存特价;④找药农合作社比中间商划算,去年我带朋友去禹州药交会,直接对接农户,120的货讲到95还包邮寄。

不过千万别贪小便宜吃大亏,去年某诊所为省成本买了低价货,结果患者反映药效不对,后来发现那些"九地"是用糖精水泡过的,不仅没疗效还伤身体,治病救人的东西,真不能光看价钱。

写在最后: 这行摸爬滚打十几年,见过太多"便宜没好货"的教训,现在市面上的九地价格从几十到几百都有,关键要会看"三招":一看断面是否油润,二闻有没有酸腐味,三尝是否先甜后苦,建议新手先买小包装试货,多对比几家,慢慢就能练出火眼金睛,毕竟吃药不是吃白菜,健康才是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