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中医方剂,古老智慧的现代应用

一归堂 2025-08-28 科普健康 1643 0
A⁺AA⁻

在现代社会,女性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崩漏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影响她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崩漏,即非经期阴道出血,中医称之为“崩中”、“漏下”,认为其主要病机为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针对这一病症,中医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和独特的方剂,本文将介绍几种经典的崩漏中医方剂,帮助大家了解这一古老医学的智慧如何应用于现代女性的健康保健中。

胶艾四物汤

胶艾四物汤是中医治疗崩漏的经典方剂之一,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该方由阿胶、艾叶、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六味药材组成,具有补血止血、调经安胎的功效,方中的阿胶和艾叶能够温经止血,当归、熟地黄、白芍则能养血滋阴,川芎活血行气,使全方既补又通,达到止血不留瘀的目的,适用于因血虚引起的崩漏症状,如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

固本止崩汤

固本止崩汤出自明代《景岳全书》,是张景岳为治疗崩漏而创制的方剂,其主要成分包括人参、黄芪、白术、熟地黄、当归、黑姜、煅龙骨、煅牡蛎等,旨在大补气血,固冲摄血,此方重用人参、黄芪补气固脱,配以当归、熟地黄养血滋阴,黑姜温经止血,煅龙骨、煅牡蛎收敛固涩,共奏益气补血、固冲止血之功,对于崩漏日久,气血两虚,冲任不固者尤为适宜。

两地汤加味

两地汤原为清代名医傅青主所创,用于治疗阴虚火旺所致的月经先期、量多等症状,治疗崩漏时,可在原方基础上加入山茱萸、山药、枸杞子等药材以加强滋阴补肾之力,两地汤主要由生地黄、地骨皮、玄参、麦冬组成,具有清热凉血、滋阴止血的作用,适用于阴虚内热,迫血妄行的崩漏患者,表现为血色鲜红或深红,伴有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等症状。

寿胎丸加减

寿胎丸最早记载于清朝吴鞠通的《医宗金鉴》,原方主要用于安胎,但在现代临床实践中,经过适当加减后也被用于治疗崩漏,特别是对于那些伴有习惯性流产或先兆流产倾向的崩漏患者,基本组成包括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等,旨在补肾固冲,安胎止血,通过增强肾气,稳固胞宫,从而有效控制崩漏出血,并预防流产的发生。

崩漏虽为妇科常见病,但其病因病机复杂多变,治疗需根据个体差异灵活辨证施治,上述几种中医方剂各具特色,针对不同体质和病情的患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医药在治疗崩漏方面有着显著优势,但患者在使用前务必咨询专业中医师,确保用药安全有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也是预防和辅助治疗崩漏的重要措施。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