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上肢穴位图详解,轻松掌握自我保健的钥匙

一归堂 2025-08-20 科普健康 1673 0
A⁺AA⁻

在古老的东方智慧中,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为人类的健康护航了数千年,经络学说作为中医理论的核心之一,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经络系统连接内外,沟通上下,协调左右,而穴位,则是这庞大网络中的关键点,它们如同散落在身体各处的小精灵,一旦被唤醒,便能激发出惊人的自愈力,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医的奇妙世界,聚焦于那些隐藏在我们上肢的神秘穴位,通过一张详尽的中医上肢穴位图,探索如何利用这些自然的馈赠,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手太阴肺经——呼吸的守护者

我们的旅程从手太阴肺经开始,这条经脉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穿过胃,穿过膈肌,进入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横行出来,沿着上臂内侧下行至肘窝中,再沿着前臂内侧前缘,进入寸口动脉区,最后深入拇指尖端,这条经脉上的要穴有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等,它们各自承担着调节呼吸、润燥止咳、通调水道等重要功能,太渊穴是肺经的原穴,具有补肺益气、止咳平喘的作用;少商穴则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鼻衄等热证。

手阳明大肠经——消化的先锋

接下来是手阳明大肠经,它起始于食指末端,经过手背侧,向上进入颈部,贯穿面部,止于鼻旁迎香穴,这条经脉上的穴位包括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等,合谷穴被誉为“四总穴”之一,具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络的作用,无论是牙痛还是发热头痛,按揉合谷往往能立见奇效。

手少阴心经——心灵的桥梁

手少阴心经则主要关联心脏及其相关功能,从心中开始,联系小肠,沿上臂内侧后缘直抵腋下,再沿前臂内侧后缘下行至手掌小指一侧,其要穴有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等,神门穴作为心经的原穴及输穴,对于心悸、失眠有着显著的疗效,是安抚心灵、宁神定志的好帮手。

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阳三焦经——排毒与代谢的双引擎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外侧端,斜行于手背外侧后缘,上行穿肩胛部,交会于督脉大椎穴,再向前进入锁骨上窝,络心,属小肠,其要穴包括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等,而手少阳三焦经则起于无名指末端,循手腕外侧向上,绕过肩膀,到达耳后,继续上行至眉梢,其要穴有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牖、翳风、瘛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髎、丝竹空等,这两经不仅关乎消化吸收后的废物排出,还涉及全身的水液代谢平衡。

中医上肢穴位图是一幅生动的生命地图,每一个穴位都是大自然赋予人体的宝贵资源,通过学习与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体,学会用最简单的方法,如按摩、艾灸等,来激活这些穴位,促进气血流通,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目的,最好的医生永远是你自己,掌握了这份地图,就等于握住了通往健康的钥匙。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