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中药会不会长胖啊?"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暗藏玄机,作为研究中医十多年的从业者,我发现很多人对中药存在误解,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中药和体重那些事儿。
中药不是"肥胖催化剂"
前阵子邻居王姐来找我调月经,喝了半个月中药后发现自己重了3斤,吓得赶紧跑来问我是不是方子里加了"增肥药",其实这种情况特别常见,但真不能全怪中药,中医开方讲究辨证施治,很多调理身体的药方会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就像给生锈的机器上润滑油,身体机能正常了,该吸收的营养自然吸收得好。
我表弟去年考研时压力大脱发,喝了三个月养血生发的中药,原本怎么吃都不胖的体型居然圆润了,仔细一看方子,制首乌、枸杞这些滋补肝肾的药材确实能促进营养吸收,但这不等于所有人喝中药都会胖,关键看体质。
哪些中药可能影响体重
-
补气类药材:像黄芪、党参这类药物,特别适合饭量小、容易累的气虚体质,这类人本身消化功能弱,药物帮助吸收营养后,可能半年内增加5-8斤,属于正常的体质调整。
-
健脾养胃组方:茯苓、白术、山药这些搭配,对拉肚子、消化不良的人特别管用,有个做直播的小姑娘,长期熬夜导致脾胃失调,喝中药后终于能正常吃饭,三个月下来裤子都紧了两码。
-
滋阴补血汤剂:阿胶、熟地这类药材适合面色苍白、手脚冰凉的人群,但如果是湿气重的人吃了,就像在潮湿木头上泼水,看起来浮肿实际是水肿,误会成"长胖"。
这些情况让你误以为中药"致胖"
上个月健身房认识的小哥,偷喝他老妈炖的十全大补汤,结果一周重了5斤,仔细看他舌苔厚腻,本来就是痰湿体质,再喝滋腻的补汤,相当于给饱和的水池继续注水,这种"虚假变胖"其实是身体运化不了导致的水肿。
还有种常见情况是治疗痘痘的中药含当归、川芎,活血期间可能会暂时水肿,我同事祛痘时就是这样,脸肿得像包子,其实代谢正常后就会恢复。
中药减肥的隐藏高手
别以为中药只会补,很多药材可是隐形瘦身达人。
- 决明子配上荷叶茶,对久坐族的便秘型肥胖特别有效
- 山楂+红曲米的组合,连药店老板都说是"刮油套餐"
- 冬瓜皮煮水,专治水肿型虚胖
我朋友产后肥胖,用炒薏仁、陈皮、玉米须煮水当茶饮,三个月腰围瘦了10厘米,关键是没反弹。
避开这些"隐雷区"
- 盲目进补:看见别人吃阿胶你也跟风,阴虚火旺的人越吃火越大
- 忽视忌口:喝着祛湿中药却天天撸串,等于给下水道塞肥肉
- 剂量失控:养生博主推荐的黄芪枸杞水,有人当白开水喝,不胖才怪
- 体质错判:把湿热当体寒调理,越补越臃肿
这样喝中药最安心
- 找对医生:真正懂辨证的老中医,开的方子会根据你的身体变化动态调整
- 记录身体信号:每天称重并拍照,发现异常及时反馈
- 配合生活方式:喝中药期间保持运动习惯,饮食七分饱最佳
- 阶段性调理:连续喝中药别超三个月,给身体留缓冲期
最后说个有意思的现象:我观察了50多个长期喝中药的朋友,真正持续变胖的都是本来特别瘦弱、消化吸收差的人群,他们经过调理后体重回到正常范围,其实是一种健康的回归,那些嚷嚷着喝中药长胖的,多数是误把体质调整当成了发胖。
中药调理的是身体的阴阳平衡,不是单纯增重或减重,与其纠结会不会胖,不如先搞清楚自己到底是脾虚、肝郁还是肾亏,毕竟,健康的身体比体重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