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街坊邻居聊起"酒灸"这个中药调理法,说是比艾灸更温和,连我老妈多年的老寒腿都靠它缓解了,作为常年被湿气困扰的打工人,我特意请教了中医馆的老师傅,没想到这看似简单的法子里大有门道,今天咱们就掰扯清楚,这酒灸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酒灸到底是"灸"还是"泡"? 第一次听说酒灸时,我也以为是拿着酒杯子熏穴位,其实老师傅笑着说这是误会,正经的酒灸讲究"药借酒力,酒助药性",简单来说就是将中药材泡在高度白酒里,利用酒精的渗透性把药效引入体内,比起传统艾灸的烟熏火燎,这法子更适合怕烫又怕呛的现代人。
在家就能折腾的养生妙招 上个月我肩颈酸痛得厉害,老师傅给我开了个懒人版方子:当归、川芎各30克,直接泡进52度的白酒里,每天早晚用棉球蘸着药酒擦大椎穴,别说,擦完十分钟就感觉热气往骨子里钻,现在办公室常备小喷瓶,午休时对着后脖颈喷两下,整个人都松快了。
不同病症的"料酒配方"
-
风湿骨痛型(适合爸妈辈) 配方:威灵仙50g+肉桂20g+高度白酒500ml 用法:睡前热敷关节处,记得裹保鲜膜防挥发 隔壁王叔用这个方子半个月,上下楼梯终于不哼哼唧唧了
-
宫寒痛经型(女生必收) 配方:艾叶+小茴香各30g泡酒 姨妈来前一周开始擦小腹,老师傅说这叫"暖宫三伏贴"
-
上班族疲劳型 配方:薄荷15g+姜黄20g泡酒 对着太阳穴轻轻揉搓,瞬间清醒得像喝了三杯咖啡
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 刚开始我也学网上泡了整瓶人参酒,结果喝得半夜流鼻血,老师傅直摇头:补药泡酒得讲季节,夏天泡人参不是找虐吗?后来才懂春夏季该用清热药材,秋冬才是补气血的好时机。
重点人群警告清单 孕妇千万别碰!酒精毕竟有活血作用 皮肤破溃处等于伤口上撒盐 酒精过敏的可以试试黄酒替代方案
让效果翻倍的小窍门
- 泡药酒要用土陶罐,玻璃瓶次之,不锈钢桶最鸡肋
- 泡两周后的药渣别扔,装纱布袋里热敷效果一流
- 擦药酒后裹层保鲜膜,相当于给患处做个蒸汽浴
上周带老妈去复查,她那个逢天气变化就疼的膝盖居然没肿,现在我们娘俩每晚边看电视边互相擦药酒,倒也成了独特的亲子时光,不过老师傅再三叮嘱,这只是辅助疗法,真有毛病还是得正规治疗,就像他说的:"药酒虽好,可不要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