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老百姓过日子,总少不了和中草药打交道,今天要聊的这味"鸡樟木",别看名字土得掉渣,却是中医眼里的宝贝疙瘩,不过说实话,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我也犯嘀咕——到底是鸡血藤还是香樟木?后来请教了几位老药师才明白,原来这是南方部分地区对某种特色药材的叫法,有的地方还把它当成祖传秘方里的主角,今儿咱就掰开揉碎了讲讲,这鸡樟木到底藏着多少养生密码。
鸡樟木到底是何方神圣?
要说这鸡樟木,先得搞清楚它的身份,据广西做中药材生意三十年的陈老板透露,他们当地管一种带香味的木头叫鸡樟木,学名叫"香樟树心材",可别小看这截木头,《本草纲目拾遗》里就有记载:"樟木性温味辛,能祛瘀止痛,辟秽化浊",不过现在市面上流通的鸡樟木,很多其实是把鸡血藤和香樟木的功效混着说的,毕竟这两者都有活血化瘀的特点。
老辈人常说"月子病找鸡樟",说的就是它调理女性气血的本事,我邻居王婶去年生二胎落下腰痛毛病,老中医给她开的药包里就有鸡樟木片,她跟我说,煎药时满屋子都是说不出的清香,喝上半个月,原先怕冷的老寒腿居然不再抽抽地疼了。
藏在山里的"天然药库"
前年我去云南采风,正好碰上苗族同胞在收割鸡樟木,当地人指着山上那些碗口粗的树说:"认准树皮发青、断面有油星的,这种才是好药材。"他们砍树很有讲究,专挑长了七八年的壮年树,取靠近根部的主干,切成三指宽的段晒干备用。
新鲜鸡樟木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凑近闻有股类似薄荷的凉意,仔细品又能尝出丝丝回甘,有经验的药农会教人辨认:真正的好货泡水后,水面会浮着细密的小油珠,这是树脂含量高的表现,要是买到发白没油润感的,八成是陈年旧货。
五大妙用让你刮目相看
-
妇科调经的"暖宝宝"
村里张婆婆治痛经有个绝招:鸡樟木切片炒热,裹进粗盐袋敷小腹,她说这法子比暖宝宝强百倍,热气顺着肚脐眼往骨子里钻,连着三天就能把淤血化开,去年我表姐宫寒不孕,老中医开的药方里就配了鸡樟木,说是能暖子宫驱寒毒。 -
跌打损伤的急救先锋
工地上的赵师傅常备鸡樟木粉,上次搬钢筋闪了腰,马上冲黄酒送服两勺,他说这木头粉末下肚,就像有双无形的手在推拿,半小时不到疼痛就缓了一大半,其实原理很简单,它含的挥发油能加快血液循环,把淤堵的气血冲开。 -
关节风湿的克星
住在江边的刘大爷每到变天就膝盖疼,他的秘诀是用鸡樟木煮水泡手脚,上周去他家串门,灶台上正炖着黑褐色的药汤,空气里飘着淡淡的樟脑味,大爷说这方子用了二十年,现在上下楼梯膝盖再也不咔咔响了。 -
肠胃保养的隐形手套
跑长途运输的李师傅常年胃疼,偶然听人说起鸡樟木泡酒能护胃,他坚持每天喝一小盅,三个月下来喝酒应酬也不烧心了,中医讲这叫"芳香化浊",能把脾胃里的湿气霉运都带走。 -
暗疮湿疹的外敷良药
美容院小芳老师教我个祛痘偏方:鸡樟木磨粉掺蜂蜜调成糊,睡前敷在红肿痘痘上,刚开始我不信,试了三天果然消下去大半,她说这木头自带抗菌消炎成分,比抗生素药膏温和多了。
这些坑千万别踩!
虽说鸡樟木好处多,但乱用可能适得其反,怀孕的姐妹千万躲远点,这药材活血力度猛,当年村头王寡妇就是不懂规矩,喝药膳喝出了早产征兆,还有阴虚火旺的朋友要谨慎,上次隔壁张哥嗓子痛还硬喝鸡樟木茶,结果口腔溃疡烂了半个月。
辨别真假也是一门学问,市场上染色的劣质货特别多,教你个土方法:真鸡樟木用火烧会有松脂香味,冒出来的烟带着淡蓝色,要是烧出刺鼻塑料味,准是用药水泡过的假货。
家常使用小窍门
平常保健用不着大动干戈,我奶奶就爱用鸡樟木屑装枕头,她说这木头自带香气,睡半年连多年的偏头痛都好了,煮粥时丢几片进去,粥会变得格外绵稠,冬天喝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