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这五钱到底是多少啊?"每次在中药房窗口,总能听见新手抓药时的困惑,这个从古代沿用至今的计量单位,就像藏在药柜里的小秘密,今天咱们就来彻底说明白。
藏在药秤里的千年密码 要说清"五钱"的重量,得先认识中药铺那杆老秤,在古装剧里常见的十六两制老秤上,一斤等于十六两,一两就是十钱,这么算下来一钱正好是3.56克,不过现在药店用的都是新式电子秤,按照国家标准,1钱=3克,所以五钱就是15克整。
古今换算的门道 别看现在都说"钱",其实各地还有讲究,北方老药工说的"钱"往往指3克,南方有些地方还保留着旧制,1钱约3.125克,遇到特别标注"旧制"的方子,就要按1两=31.25克来算了,建议抓药时最好问清楚药师,别自己在家瞎换算。
药方里的数学课 举个常见例子:四物汤里当归三钱、川芎二钱,换算成克数就是当归9克、川芎6克,不过有些贵重药材另有规矩,比如牛黄、麝香这些按"分"计算的,1分≈0.3克,遇到这类药材,千万记得把算盘拿出来。
厨房里的中药秤 平时炖汤放药材,记住这几个常用量:枸杞子五钱(15克)刚好煮一盅;党参三钱(9克)够煲三次汤;陈皮二钱(6克)能腌半坛咸柠檬,家里备个小电子秤最保险,毕竟古代的"钱"和现在的硬币重量可不一样。
抓药避坑指南
- 看清单位:处方写着"5g"和"五钱"完全是两个概念
- 注意脚注:有些方子会特别标注"旧制"或"新制"
- 特殊药材:犀角、羚羊角这些按"克"计价的要单独确认
- 保存凭证:抓完药核对清单,防止少称多算
老中医的土办法 老一辈传下来个口诀:"一钱三,二钱六,三钱九来记清楚",买茯苓、薏仁这些常用药时,用手捏个大概——五钱差不多铺满手掌心,不过这个方法只适合颗粒均匀的药材,像人参这种贵细货还是要精确称量。
药房里的冷知识 你知道吗?中药称重还有个"逢子减半"的说法,比如种子类药材(车前子、菟丝子)五钱实际称7.5克就行,因为炒制后会膨胀,而矿石类药物(石膏、龙骨)就要实打实称15克,少一点都不行。
下次去中药房,不妨盯着秤盘看师傅操作,当电子屏跳出"15.0g"时,你就知道这传承千年的"五钱"终于有了现代注解,不过话说回来,古人用铜钱称重的智慧,可比手机查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