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入药,藏在山野里的养生密码

一归堂 2025-05-08 科普健康 1605 0
A⁺AA⁻

最近总听朋友说在喝什么沙棘原浆,去中药店抓药时也常看到写着"沙棘"的药包,这橙黄色的小果子看着不起眼,倒是在中医药里占了一席之地,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长在荒山坡上的"养生宝藏"。

要说沙棘的来历可真够传奇的,这玩意儿专爱扎根在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的沟沟坎坎里,越是贫瘠的砂石地越长得欢实,您要是去过陕北的山沟沟,准能看见一片片橘红亮眼的沙棘林,秋天挂果时像灯笼似的缀满枝条,当地人管它叫"酸刺",摘下来直接嚼能酸倒牙,但老辈人都知道晒干后可是治胃病的好东西。

翻翻古医书,沙棘入药的历史能追溯到吐蕃时期。《四部医典》里就记着用它调理培根病(类似消化系统疾病),后来藏族医典《月王药诊》更是详细写了它的用法,到了明朝李时珍写《本草纲目》,干脆给它封了"酸涩温补"的性子,说是能"止咳化痰、活血化瘀",您看这老祖宗挑药材的眼光,跟现在营养学发现的维生素C含量超高是不是挺吻合?

前阵子我采访过青海藏医院的老医师,人家说起沙棘门儿清:"这果子晒干是药,叶子能煨脓生肌,连枝桠都能熬水治湿疹。"他们配药时常拿沙棘搭黄芪,说是这样补气不上火,现在实验室里也测出来,每百克沙棘果含维C足足800毫克,比猕猴桃都猛,还带着超多的类胡萝卜素和黄酮,难怪藏区牧民拿它当"万能药"。

说到具体用处,最实在的还是养胃,西北搞运输的老哥跑长途前,总要装瓶沙棘果酱,路上饮食不规律胃疼了,挖一勺冲水喝,那酸劲儿听着扎嘴,实际能刺激唾液分泌,帮着消化大鱼大肉,有次遇见开货车的师傅跟我讲:"别的保健品不知道咋样,这沙棘酱可是实打实管用,跑西藏线路必备!"

对付咳嗽也有两下子,记得去年流感季,我们小区张奶奶就把沙棘果糖渍了分给大家,她说新鲜沙棘加冰糖熬成果酱,早晚含一勺,比止咳糖浆还利索,我查了文献,发现沙棘汁里的槲皮素确实能缓解喉咙发炎,配上蜂蜜润肺,这土方子还真有科学依据。

跌打损伤也能找它,以前村里摔跤磕破膝盖,老人会采来沙棘叶捣烂敷上,现在运动达人圈子流行用沙棘精油按摩,说是能消运动后的淤青,我试过几次,那股子植物清香还挺提神,关键不含酒精不烧皮肤,比药店买的消肿喷雾温和多了。

现在市面上沙棘制品可丰富了,内蒙古产的沙棘茶泡起来金黄透亮,说是刮油降脂;甘肃那边把沙棘榨成原浆,装进避光瓶里卖;还有新疆老乡用传统工艺熬沙棘膏,拉丝的琥珀色看着就诱人,不过行家提醒,鲜果性寒要少吃,晒干炮制过的才适合长期吃。

当然也不是人人适宜,胃酸过多的朋友要悠着点,孕妇得问过大夫再碰,就像老中医说的:"再好的药食同源品,也得顺着体质来。"现在有些养生馆推出沙棘灸疗,把果实碾碎热敷穴位,据说驱寒效果不错,感兴趣的不妨试试。

说到底,这漫山遍野的沙棘果,既是大自然给高原人民的馈赠,也是千年中医智慧的结晶,下次见着药店里的沙棘颗粒,或是超市货架上的沙棘饮料,您多少能明白些这里面的门道——毕竟能经历岁月考验留在药典里的,都是实打实的"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