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每个月那几天突然量特别大,白天担心侧漏,晚上不敢翻身,卫生巾换个不停还是湿漉漉的,去医院医生说正常,但自己心里清楚这肯定不对劲,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让人头疼的"血崩"问题,看看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方子是怎么巧妙化解的。
先搞懂为什么会"崩漏" 很多姑娘以为月经量大就是体质差,其实背后原因可复杂了,有的是气虚得像漏气的气球,固不住血;有的是火气旺得像烧开的水壶,热血乱窜;还有的是肝脾不和,该疏泄的不疏泄,该统血的不管事,就像家里水管破了,光堵不修源头早晚还得漏。
老中医的止血三板斧
-
补气当先——黄芪配当归 这组CP就像刹车系统,黄芪负责给气血踩脚刹,当归在旁边润滑管道,记得去年我表姐产后出血不止,老中医开了个经典方:黄芪30克+当归10克+仙鹤草15克,煎药时满屋子都是淡淡的豆香,连喝三天血就止住了,不过要注意黄芪用量,像刚学骑车的新手,劲儿大了容易歪。
-
清热凉血——贯众炭配地榆 这种组合适合那些血热的姑娘,症状是血颜色深红、黏稠,还总感觉手心烫,贯众炭就像往热水里加冰块,地榆好比止血棉,我同事小王每次来月经都像发洪水,后来每天用10克贯众炭煮水当茶喝,连喝一周,下次再来就安稳多了,不过这东西性寒,胃寒的姐妹要搭点生姜平衡。
-
活血定崩——三七粉冲服 别小看这灰扑扑的粉末,它可是双向调节的高手,血块多的时候帮你化瘀,出血猛的时候又能止血,我闺蜜痛经十年,西医说子宫腺肌症,后来每天早晚用3克三七粉温水冲服,三个月下来不仅血块少了,连经期都不那么疼了,记住要选云南文山的春三七,秋三七效果差一半。
食补比药补更贴心 说到食补,重点不是吃多贵的药材,而是把日常食物变成药引子,比如山药红枣粥,山药补脾益气,红枣养血安神,熬得糯糯的,每天早上喝一碗,连续吃半个月,你会发现不光月经变正常了,连脸色都好看了,还有五红汤,红豆、红皮花生、枸杞、红糖加红枣,煮出来的汤颜色诱人,特别适合冬天手脚冰凉、经血暗红的姐妹。
这些坑千万别踩
-
别盲目跟风喝益母草 虽然叫"益母草",但活血太过反而加重出血,就像着火了还浇油,越喝血越多。
-
阿胶不是万能胶 阿胶确实补血,但滋腻碍胃,脾胃虚弱的姑娘吃了反而消化不良,建议搭配陈皮一起用。
-
别拿止血药当避孕药 紧急情况下可以临时用中药止血,但经常靠药物控制会掩盖真实病情,该检查还是要检查。
日常养护小窍门
-
泡脚加点料 艾叶15克+生姜5片+桂枝10克,煮水泡脚,泡到额头微微冒汗,既能温经散寒,又能缓解疲劳。
-
按摩隐白穴 大脚趾内侧那个不起眼的穴位,是止血要穴,用指甲掐3分钟,两边交替做,立马能感觉血流缓下来。
-
情绪管理很重要 压力大、生气都会影响肝气疏泄,备个玫瑰花茶,经期前两周每天喝,心情好了身体才听话。
什么时候该去看医生 如果出现这三种情况,千万别自己瞎折腾:
- 每小时都要换卫生巾,持续两小时以上
- 血里有大量血块,像掉下来肉一样
- 伴随头晕心慌、脸色苍白 这时候喝十重中药都不如直接上医院,该查B超查B超,该输血就输血。
最后唠叨一句,中药调理讲究润物细无声,别指望喝两天就能断根,就像炖鸡汤要小火慢煨,给自己三个月时间,配合作息调整,慢慢就会感受到变化,毕竟咱们调的不是月经,而是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