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丛毛茸茸的'狗尾巴草'是不是叫狼尾花?听说能当中药用?"每次遇到这种问题,我都忍不住想扒拉扒拉自己采药筐里的干货,要说这狼尾花啊,可不是简单的野草,人家正儿八经载入过《全国中草药汇编》呢!
藏在山野里的"天然药库" 狼尾花学名叫"狼尾蕨",在云贵川的深山老林里,有经验的药农都叫它"铜锤草",每年端午前后,懂行的老乡都会背着竹篓进山,专挑那些叶片肥厚、穗子紧实的植株采摘,您可别小看这些灰扑扑的毛毛穗子,在老中医眼里,这可是治疗跌打损伤的急先锋。
去年我在滇西采风时,亲眼见过苗族阿婆用新鲜狼尾花捣汁,给扭伤脚的游客敷药,那场面确实神奇——只见她把墨绿色的汁液涂在肿胀处,不过半小时,原本疼得龇牙咧嘴的小伙子就能慢慢走路了,后来查阅资料才知道,这植物含有独特的挥发油成分,能快速缓解局部炎症。
从古至今的药用智慧 翻开《本草纲目拾遗》,里头记载着:"狼尾草性平味辛,主消肿毒、续筋骨",老一辈人常说,被毒蛇咬了来不及就医时,揪几根狼尾花嚼碎敷在伤口上,能暂时稳住蛇毒,当然这种做法现在听起来危险,但在缺医少药的年代确实救过不少人。
我家里还留着外婆当年的药酒方子,泡着狼尾花的根部,她说这土方子专治风湿骨痛,每逢阴雨天就拿出来擦关节,虽然现在有了正规膏药,但老人家还是念叨着这祖传的法子管用。
现代人该怎么用? 前阵子认识位中医院院长,他倒是给出了科学用法:鲜品捣烂外敷治蚊虫叮咬,晒干煎水泡脚去湿气,但这些都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最让我意外的是,他们实验室正在研究狼尾花提取物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效果,说不定哪天能开发出新药。
不过可千万别自己瞎折腾!前几年就有网红博主直播生吃狼尾花,结果半夜送急诊的新闻,这植物虽然药用价值高,但新鲜茎叶含草酸钙结晶,直接吃会划伤口腔黏膜,就像花椒能吃但麻绳不能啃一样,用对了是宝,用错了就是草。
上山采药的门道 要是您也想挖点狼尾花备用,记住这几个窍门:专挑向阳坡面的植株,叶子背面有白色绒毛的药效最佳;开花前的嫩株药性最猛,开完花就老了;采回来记得去掉杂草枯叶,挂在通风处阴干,老药农都说"七成干最金贵",这时候既保留了药效,又不会发霉变质。
现在城里药店很难见到正经的狼尾花药材,倒是某宝上卖的所谓"养生茶"掺了不少假货,真想用的话,建议去正规中医院配伍使用,毕竟这年头野生资源越来越稀少,滥采滥挖只会毁了这份大自然的馈赠。
那些年错过的野草 说起来挺有意思,小时候觉得丑的狼尾花,现在倒成了香饽饽,就像老家田埂上的蒲公英,以前当杂草割掉,现在都知道拿根泡茶喝,不过还是要提醒大家,中药讲究辨证施治,同一株草在不同配方里作用完全不同,千万不敢拿它当保健品瞎喝。
最近整理药柜时翻出包陈年的狼尾花干品,闻着还有股淡淡的青草香,这让人想起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写的那句话:"世间无无用之草,只怕无心之人",咱们祖辈传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