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陪老妈去山上采野菜,她在溪沟边挖出一丛带红丝的细根,兴奋得像个孩子:"这可是好东西,泡酒治风湿比药店买的管用!"我凑近看,这草根断面带着暗红色纹路,闻起来有股淡淡的草药香,老妈说这叫红叶腾根,在她老家管这叫"骨筋草",过去山民摔伤骨折都要用它煮水敷。
说起这红叶腾根的来历,倒真有些传奇,据村里八十岁的刘大夫讲,早年有个货郎挑着担子进山,不小心滚落山崖断了腿,正巧被采药的老道士救下,道士采来新鲜红叶腾根捣碎外敷,又配着其他草药熬汤喝,半个月后货郎不仅能拄拐走路,连旧年的风湿痛都好了大半,这事在十里八乡传开,红叶腾根就成了接骨疗伤的宝贝。
我特意查过县志,发现这草药学名应该叫"红脉蓼根",但老百姓还是习惯叫它红叶腾根,每年霜降前后,有经验的药农会上山采挖,好货讲究"三红"标准:根须带红、断面显红、入酒泛红,去年邻居王叔关节炎发作,用晒干的红叶腾根泡高粱酒,每天蘸着擦关节,不出月余就能弯腰捡东西了。
要说这红叶腾根的妙处,还在于它的药性温和,不像麝香之类的猛药,它就像位慢性子的中医调理师,我们办公室小刘常年坐电脑前脖子僵,用红叶腾根切碎加艾叶缝成枕头,睡了两个月,现在转头都不咔咔响了,不过要注意的是,这草根性偏温燥,阴虚火旺的人要慎用,最好配上麦冬、石斛这类滋阴的药材。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城里养生馆开始卖红叶腾根做的足浴包,其实咱们山里人早就会用它煮水泡脚,特别是下地干活回来,用鲜根熬的水烫脚,解乏效果堪比温泉,有次我扭到脚踝,奶奶直接拿生根捣烂调白酒敷上,当晚就不那么肿了,不过现在市面上假货不少,有的用紫茉莉根染色冒充,正宗的红叶腾根掰开时会拉出红丝,这点造假做不出来。
最神奇的是去年姑父的经历,他腰椎间盘突出犯了,疼得直不起腰,有人给偏方:红叶腾根50克、土狗三个、高度白酒一斤,泡七天后早晚各服一盅,姑父半信半疑试了,没想到两周就能搀着走几步,当然这方子听起来吓人,其实土狗就是蝼蛄,中药店都能买到,不过医生提醒,这类药酒不能长期喝,见效就该停。
现在山里年轻人往外跑,懂采药的老辈人越来越少,上个月跟老妈进山,她指着岩缝里几株瘦弱的红叶腾叹气:"以前溪边一大片,现在找棵成株都难。」确实,环境变化加上过度采挖,这味平民草药也面临着生存危机,建议有需要的朋友别贪多,按需采集,留点根茎让它明年再长,毕竟山里的宝贝,守着山林的老人才是最会用的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