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先煎后下到底咋操作?老药师手把手教你不出错!

一归堂 2025-05-08 科普健康 1608 0
A⁺AA⁻

最近好多朋友私信问我中药煎煮的事儿,尤其是"先煎后下"这四个字,十个人里有八个说搞不懂,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说透它,看完这篇保准你煎药不再抓瞎!

先搞清楚两个概念 先说个有意思的事儿——去年有个小伙子拿方子来抓药,看见写着"石膏先煎",当场就跟药房吵起来了:"你们是不是多收我钱?这石膏明明写着先煎,怎么还按整副药收费?"闹了半天才知道他以为"先煎"是单独收费项目,其实人家说的是煎药方法,所以啊,明白基础概念特别重要。

所谓"先煎",就是让某些药材提前下锅多煮会儿,比如常见的龙骨、牡蛎这些贝壳类,或者生附子这类有毒的药材,通常需要先煮30分钟到1小时,就好比炖牛肉前要先焯水,这样才能把食材的精华慢慢熬出来。

再说"后下",这就像炒菜时的香菜末,得等出锅前才放,比如薄荷、砂仁这些含挥发油的药材,要是跟别的药同煎,香味早跑光了,一般最后5分钟放进去,闻到香味飘出来就差不多了。

具体操作三步走(附实操案例) 上个月我姥姥痛风发作,老中医开了方子,里头就有先煎后下的药材,正好拿来当例子:

  1. 浸泡药材 抓回来的中药别急着上火,先泡半小时,特别注意先煎的药材(比方方子里写的鳖甲先煎)要单独泡,后下的(比如方子末尾标注的钩藤后下)暂时不用管,用温水没过药材2厘米左右,夏天泡久容易变质,冬天可以适当延长。

  2. 先煎药材特殊处理 这玩意儿是乌龟的铠甲,硬得很,单独放砂锅里,加水量要没过药材3-5厘米,大火烧开转小火煮40分钟,这时候你会看见汤变得有点胶质感,这就对了,记住煮的过程中要时不时搅动,免得粘锅底。

  3. 合煎与后下时机 把先煎好的药液倒进另一个锅(注意别把药渣倒进去),加入其他泡好的药材,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20分钟,这时候再放入后下的钩藤,继续煮5分钟关火,整个过程就像接力赛,不同选手在不同时间点登场。

常见药材清单(收藏备用) 先煎组: ▶矿石类:磁石、代赭石(先煎30分钟) ▶贝壳类:珍珠母、石决明(先煎40分钟) ▶毒性类:川乌、草乌(先煎1小时以上)

后下组: ▶芳香类:藿香、佩兰(最后3分钟) ▶花叶类:菊花、荷叶(最后5分钟) ▶挥发油类:丁香、豆蔻(熄火前1分钟)

避坑指南(血泪教训)

  1. 别把先煎药材和其他药一起泡 去年邻居张叔就把先煎的龟板和别的药一起泡了两小时,结果有效成分全泡没了,白搭功夫。

  2. 后下药材千万别切太碎 药店小妹给我切碎的砂仁,结果下锅2分钟香味全无,现在我都要求保留完整颗粒。

  3. 火力控制有讲究 先煎时要用"蚂蚁搬家"式小火,后下阶段必须全程盯着计时器,有次我接电话忘了关火,砂仁直接煮成苦茶。

神器推荐与省钱妙招

  1. 煎药神器:某宝20块的定时闹钟比手机靠谱,设置多个倒计时防忘事
  2. 替代方案:高压锅先煎省时间,但后下药材绝对不能进高压锅
  3. 省钱窍门:医院代煎服务虽然方便,但特殊药材处理不如自己盯得紧,算笔账其实自己煎更划算

最后说个冷知识:古代医书记载"银器煎药能验毒",其实就是利用银离子杀菌的原理,不过咱们现代煎药,保证器具干净就行,不锈钢锅、砂锅都是好选择,千万别用铁锅!下回抓药记得问清楚药师哪些药需要特殊处理,别怕麻烦,毕竟吃药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