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中药材到底赚不赚钱?一年能挣多少?"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里面门道多着呢,咱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聊聊,从选品种到卖钱,中间每个环节都可能让你多赚或者少赚。
先说个实在的例子,去年认识个河南的老王,在黄河边包了30亩地种红花,这玩意对温度挑剔,但架不住那年市场价格涨到每公斤120块,您猜怎么着?30亩地收了800多斤干花,刨去种子、化肥、人工这些成本,白花花的银子赚了小40万,不过隔壁村老李种的板蓝根就惨多了,那年行情跌到每公斤才8块,20亩地赔进去5万多。
所以说这行当真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像三七这种贵族药材,好年份亩产干品200公斤,按每公斤200块算,一亩地就是4万,但要碰上跌价,可能连本钱都收不回来,关键得看市场供需,前几年疫情时,连花清瘟带动金银花涨价,有药农一年就把前三年亏的都赚回来了。
新手最常踩的坑就是盲目跟风,看见别人种黄芩赚钱,自己也跟着种,结果第二年供过于求,价格腰斩,山东有个种植基地老板跟我喝酒时说,他们现在都是"错峰种植",比如人参正常五年起收,他们用大棚控温三年就收,赶上市场空档期,价格能翻两倍。
成本这块水也很深,种子钱倒不多,但得密集种植,一亩地光人工费就要两千多,云南那边种重楼更烧钱,种苗就要两块一株,还得搭遮阳网,前期投入没个三五万根本下不来,最省事的要数丹参,根系发达不用精细管理,亩产干货300斤,按现在市价每公斤25块算,一亩地能落八千块。
销售渠道直接影响利润,卖给药贩子和直供药厂差价能到30%,我认识的大姐自己跑亳州市场,同样品质的川芎,在当地卖28块,她直接联系制药厂能拿到38块,现在抖音上不少药农直播卖货,去掉中间商,利润空间立马就大了。
政策红利也不能忽视,有些地方种中药材有补贴,比如陕西种黄芩每亩补800块,贵州种太子参直接免三年土地租金,但要注意文件时效,去年甘肃就有药农错过申报期,损失了好几万补贴。
想入行的新手,建议先小面积试种,河北有对夫妻就聪明,第一年只种半亩射干,边学边卖,摸清门道后第二年扩到5亩,现在靠卖种子和根茎,年收入稳稳超过20万,记住一定要签收购合同,安徽有个种植户种白术遇价跌,收购商直接压价40%,血本无归。
说到底,这行没有稳赚不赔的买卖,有人靠种石斛年入百万,也有人种牛膝亏得血本无归,关键是要像猎人一样盯紧市场动向,像农民一样踏实肯干,最重要的是——别把鸡蛋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