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熬夜,早上照镜子发现脸色黄得像蔫了的菜叶子,正琢磨着炖点啥补补,突然想起老中医邻居王奶奶常念叨的:"菠菜是个宝,配对药材胜人参",这话倒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这绿莹莹的家常菜,咋就和中药扯上关系了呢?
要说菠菜的本事,可真不是盖的,每百克2.9毫克的铁含量,比什么红枣枸杞都实在,但真正让它在中药圈混出名堂的,还是《本草纲目》里的记载,李时珍老爷子说它"通血脉,开胸膈,下气调中,止渴润燥",说白了就是给身体做深度SPA,不过单吃菠菜就像光练招式不运气,得配上对的药材才能激发内力。
前阵子去菜市场,卖菜阿姨塞给我把带根的红头菠菜,说是霜降后的最养人,回家焯水时那股清甜劲儿,让我想起《饮膳正要》里的记载,这书可是元代宫廷食谱,里头记着把菠菜和生姜汁拌匀吃,专治风寒感冒,试了下果然灵验,鼻塞两天就好利索了。
真正让我大开眼界的是去年冬至,王奶奶端来碗墨绿色的糊糊,说是宋代宫廷秘方,菠菜焯水挤干,掺着糯米粉、山药泥,再加把冰糖熬成膏,每天挖两勺,连吃半个月,手脚冰凉的毛病居然好了大半,后来查资料才晓得,这方子出自《太平圣惠方》,专治"血虚风燥"。
要说最接地气的搭配,还得数猪肝菠菜汤,老辈人说这是"以形补形",其实暗合中医"肝主藏血"的理论,上周试着加了点当归,没想到汤头更鲜了,查了才知道,《证治要诀》里早有记载,当归配菠菜能"活血润燥",特别适合久坐电脑前的上班族。
最近发现个新玩法——凉拌菠菜搭山楂片,酸酸甜甜特别开胃,原来是有讲究的,李时珍说过菠菜"不可与鱼同食",但配山楂却能消食导滞,隔壁开餐馆的赵老板就深谙此道,他做的"翡翠玛瑙"凉菜,底下还铺着层决明子,专治油腻上火。
当然也不是人人都适合,有次看诊碰见个姑娘,天天喝菠菜豆腐汤补血,结果腹胀难受,老中医摇头说这是"寒凉伤脾",让她改喝生姜菠菜粥,所以说这绿家伙性味甘冷,得搭着温补的药材才稳妥,就像武侠小说里说的,寒冰掌要配烈火心法。
现在我家冰箱常年备着两样东西:一把带根菠菜,一包当归片,每周必炖次菠菜猪肝汤,再加几粒枸杞,这搭配看着普通,却是明代医家张景岳推崇的"补血三宝",有回忘关火把汤熬干了,结果锅底结出黑亮的膏状物,抹在皴裂的手背上居然神奇地愈合了。
说到底,这满身铁元素的绿叶菜,遇上千年智慧的中药配伍,就像老灶台配新砂锅,越熬越有滋味,不过别贪多,《随息居饮食谱》早警告过:"多食发疮",一天吃到一斤就该停手了,下次要是看见菜场里有带露水的菠菜,不妨想着给它找个"药搭子",说不定比保健品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