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梅雨季到来,后台收到好多朋友留言:"刚买的当归才半个月就长毛了""陈皮表面滑腻腻的还能吃吗"......作为从业二十年的老药工,今天必须给大家讲讲那些易受潮发霉的中药饮片到底该怎么伺候!
哪些中药最"娇气"? 咱们先摸摸底,常见的"霉星人"中药主要有四类:
- 根茎类:当归、党参、黄芪、牛膝(这类含淀粉多的特别招霉)
- 花类:菊花、金银花、款冬花(花瓣缝隙藏水汽)
- 果实类:枸杞、杏仁、桃仁(果肉甜腻易发酵)
- 动物类:鹿角胶、龟甲胶(胶质遇潮变黏糊)
上周药房小妹收了个发霉的石斛,整个抽屉都染上霉味,这玩意儿可是按克卖的贵细药,教训告诉我们:防潮不是小事!
揭秘发霉的"罪魁祸首" 很多新手觉得只要密封就行,其实暗藏三大隐患: ① 药材自带"吸水基因":像熟地黄含水量高达20%,就像行走的海绵 ② 储存环境作妖:北方暖气房干燥,南方回南天湿哒哒,湿度计指针乱蹦迪 ③ 虫卵潜伏偷袭:某些蛾子最爱在茯苓、芡实上产卵,幼虫啃食时带进霉菌
老师傅的压箱底防潮术
分装密封有讲究 别傻乎乎直接塞大塑料袋!正确姿势:
- 少量用自封袋+食品干燥剂(记得写上存入日期)
- 整斤装选陶瓷罐,罐底铺层石灰粉(古法智慧yyds)
- 贵重药材用真空机抽走空气,比保鲜膜靠谱十倍
存放位置大学问 去年实习生把西洋参放窗台,结果晒得油润发亮以为好现象,实则加速挥发油流失!正确做法:
- 避光:阴凉处≠冰箱!人参类冷藏会返糖
- 通风:衣柜顶层比底层强,远离厨房卫生间
- 分层:纸箱内铺报纸,不同药材隔开防串味
火眼金睛辨霉变 发现药材表面有白霜?摸起来粘手?赶紧处理:
- 轻度受潮:阴干半小时后放微波炉低温转1分钟(仅限非种子类)
- 明显霉斑:用软毛刷蘸白酒轻擦,立刻晒太阳(仅限根茎类)
- 长绿毛红毛:直接扔!别心疼,吃坏肚子更贵
药店不愿说的禁忌
- 不锈钢勺挖膏方?错!铜铁器会催化氧化反应
- 枸杞泡水后晾着?错!表面皱褶藏菌窝
- 三七打粉前不烘干?错!碎末吸水面积翻倍
救命的应急处理 遇到突发回南天怎么办?分享三个土法子: ① 旧棉袄裹住药箱(羽绒防潮效果惊人) ② 零食里的抗氧化剂包塞进抽屉 ③ 咖啡渣铺在收纳盒底层(吸味除湿两手抓)
最后划重点:中药不像西药有保质期,但发霉变质的药材就像定时炸弹!建议大家每月晴天翻晒2小时,边晒边揉搓(除动物类),既能去潮气又能唤醒药效,药材养护三分靠存七分靠勤,毕竟咱们花钱买的是治病救人的宝贝,可不是培养霉菌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