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闺蜜给我推荐了个养生博主叫"宇香",我一听就乐了:"这不谐音'郁金香'嘛,搞得跟荷兰国花似的!"谁想到人家真跟中药沾边,最近还研发出"宇香散"养生茶包,这事儿让我突然开窍——原来老祖宗的中药名里藏着这么多好玩的谐音梗!
【一、那些年我们误会过的中药名】 上个月陪老妈去抓药,老中医开的方子里有"路路通""王不留行"两味药,我当场憋笑憋到内伤——这不就是"此路不通"和"王者不留人"的反义词么?结果上网一查,好家伙,"路路通"是枫树果子,能疏通经络;"王不留行"是麦蓝菜种子,专治乳汁不通,老中医坏得很,表面开着文雅药名,背地里净说大实话。
更绝的是"当归",听着就像大龄剩女的催婚暗号,可人家明明姓"当"名"归",该补血时补血,该润肠时润肠,去年我姨妈期乱成一锅粥,老中医轻飘飘甩句"该当归来却不归",配着当归黄芪汤喝三天,立马老实了。
【二、宇香散里的养生密码】 说回那个"宇香"博主,人家把"郁金"玩出了新花样,郁金本是姜科植物,能活血止痛、行气解郁,特别适合咱们这种久坐电脑前的上班族,她家招牌"宇香散"用郁金搭陈皮、玫瑰花,泡出来的茶汤金黄透亮,喝着有淡淡花香,比星巴克的网红拿铁顺眼多了。
上周跟着直播试了招"穴位按摩法":用郁金粉掺蜂蜜涂在脚背太冲穴,按三分钟酸胀感上来那叫一个过瘾,连续三天,我那动不动就"头顶冒火"的毛病居然消停了,现在每次加班肝方案前,必冲一杯宇香散,看着杯里打着转的金色漩涡,莫名有种在喝液态黄金的治愈感。
【三、厨房里的中药谐音梗】 自从发现谐音乐趣,逛菜市场都变得有趣起来,看见白萝卜就想起"莱菔子",遇见莲藕就默念"藕节止血",上周炖羊肉汤时故意放了几片"月季花",跟闺蜜显摆:"这叫'月月红',专治你这种每月痛经星人!"
最绝的是发现"枸杞"的妙用,这小红疙瘩不光泡茶,拌沙拉、烤蛋糕都能来点,上次办公室小妹嗓子疼,我塞给她两勺宁夏红枸杞,一本正经胡诌:"这是'狗琦',专门吼走咽喉炎症!"把她逗得前仰后合,不过话说回来,枸杞含铁量确实比牛肉还高,哄人吃药都变得理直气壮。
【四、当Z世代遇上千年中药】 现在的中药铺越来越会玩,前街新开的"本草咖啡馆",菜单上赫然写着"酸枣仁拿铁""决明子冷萃",我点过杯"肉桂热可可",端上来是黑巧克力混着桂枝片,喝两口手脚立马暖和,老板说年轻人不爱喝苦药汤,他们就把四神汤做成五谷奶茶,把八珍糕改良成能量球。
朋友圈最近还疯传"五行减肥法":用青橘(木)+ 红豆(火)+ 芡实(土)+ 白梨(金)+ 黑蒜(水)煮糖水,我试了三天,上厕所次数确实变规律了,虽然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真有效,但看着五彩斑斓的食材在锅里翻滚,倒真有了种修炼仙丹的仪式感。
写到这里突然觉得,老祖宗留下的中药名哪是随便起的?"防风"不正是抵御外邪的盾牌?"佩兰"恰似随身携带的天然香水,就连听上去最不像药的"浮小麦",都是治疗盗汗的高手,下次再听见"宇香"这类谐音梗,我决定不再嘲笑,毕竟里面藏着的可是五千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