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女,你看我家那堆中药材能不能熬成膏方?"其实很多朋友都有这困扰——药店抓来的好药材,却因为觉得熬膏太麻烦只能尘封在角落,今天我就带大家看看,零基础小白如何用家里现成的工具,花小钱办大事,把中药熬成亮晶晶的膏方。
熬膏前必看:这些设备你家就有
别被老药工的铜锅竹铲吓退,现代熬膏其实简单得很,我第一锅膏方就是用电磁炉+砂锅组合完成的,关键要会"借力打力"。
-
熬煮神器:20块的砂锅最合适 去菜市场买那种20来块的粗陶砂锅,比超市的珐琅锅更透气,我试过用高压锅,结果药汁全喷得灶台都是,砂锅小火慢炖反而省心,注意新砂锅第一次要用米汤煮一遍去土腥味。
-
加热装备:电磁炉比煤气灶更安全 电磁炉控温准还不怕糊锅,建议买带定时功能的,我当初图便宜买了个二手的,现在用了三年还好好的,要是没有电磁炉,电热毯+泡沫箱也能搞"恒温发酵"。
-
过滤三件套:蚊帐+豆浆滤网+旧T恤 某宝买的纱布袋总漏渣,我现在都用洗干净的旧蚊帐剪成方块当过滤布,过滤杂质先用豆浆滤网粗筛,细渣用旧T恤再过滤一遍,比专用工具还好使。
-
收膏秘诀:厨房温度计比经验靠谱 某多多9.9的温度计是神器,熬到105-110度时膏体滴下来成琥珀色细线,比老师傅的"挂旗"说法直观多了,没有温度计就看状态,筷子蘸膏滴在纸上10秒不晕开就行。
手把手教你熬出透亮膏方
去年给我奶奶熬阿胶膏时踩过所有坑,现在把这些避雷经验分享给大家。
第一步:泡药材像发豆芽 当归、黄芪这些根茎类药材要像泡茶一样用清水浸6小时,夏天记得放冰箱,我试过偷懒直接煮,结果有效成分全锁在药材里,浪费了二两虫草花。
第二步:煎煮三遍最划算 第一遍大火煮沸后转小火咕嘟40分钟,把药汁倒出来,第二遍加开水再煮30分钟,第三遍煮20分钟,三次药汁混合才够浓缩,这招是我爷爷教的,他说以前药铺都这么熬。
第三步:浓缩才是技术活 倒进砂锅小火慢熬,这时候要拿着木勺顺时针搅圈,刚开始像熬稀饭,慢慢会变粘稠,我表姐有次熬夜看剧忘了搅拌,结果锅底焦了整锅报废,血泪教训啊!
第四步:收膏就像熬蜂蜜 当药汁变得黏稠,表面泛起鱼鳞纹时,赶紧调成保温档,这时候要眼疾手快,我第一锅就是没看住温度,熬成了黑糖浆,宁可稀点再加糖熬,千万别过火。
省钱小妙招,效果不打折
很多中药材店卖现成膏方贵得吓人,其实自己动手能省一大半。
- 买边角料:药房处理的人参须、枸杞碎才半价
- 分批熬制:每次熬2斤药材,吃不完放冰箱
- 万能配比:不管什么药材,水没过药材2指节准没错
- 隐藏配方:加把冰糖梅子肉,比药店的膏方还好吃
保存有诀窍,放一年都不坏
刚熬好的膏方别急着装瓶,先摊在盘子里晾凉,我用过玻璃罐、陶瓷罐,最好用的是那种带橡胶圈的密封盒,某宝搜"食品级PET桶"不到10块钱,装膏时勺子要擦干,否则容易发霉,去年我腌了半罐膏方,滴了几滴白酒,到现在还跟新的似的。
常见问题答疑
Q:没有砂锅用电饭煲行吗?
A:可以但要小心,内胆涂层可能被药材腐蚀,实在没有就用不锈钢盆,但要注意不停搅拌。
Q:熬出来的膏太稀怎么办?
A:回锅继续熬,同时放几颗话梅或柠檬片,酸味能帮助浓缩,注意别用铁锅,会变色。
Q:药材需要炒吗?
A:大多数不需要,但杏仁、桃仁这些带油的坚果要小火焙黄,能激发香味还不苦。
现在我家的窗台上常年摆着各种膏方,给爸妈熬的补肾膏,给老公做的护肝膏,连小孩咳嗽都备着枇杷膏,其实古法熬膏并不神秘,关键是要舍得花时间守候那锅药汁,看着沸腾的气泡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闻着满屋药香,这种治愈感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