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留下的方子!大便失禁别慌,这5种中药调理法值得一试

一归堂 2025-05-07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隔壁王奶奶最近总夹着尿不湿出门,说是控制不住排便..."小区广场上几位阿姨的闲聊,道出了很多中老年人难言的困扰,其实这种情况在中医里早有应对之策,今天就给大家讲讲老辈传下来的调理门道。

先分清楚"漏屁股"的三种类型 很多患者刚来诊所时都以为只是单纯的"兜不住",其实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像李大爷这种受凉就加重的属于脾肾阳虚型;张婶这种产后遗留的多是中气下陷;还有刘叔这种外伤后遗症的则要活血化瘀,去年接诊过个出租车司机,长期憋便导致湿热下注,这类情况就要先清利湿热。

五味药材煮出"提肛汤"

  1. 黄芪30克+党参15克:这对药金搭档专治中气不足,特别适合爬楼梯都漏气的患者,有个快递小哥连喝两周,说现在扛重物都不担心了
  2. 益智仁10克+乌药9克:这是经典缩泉丸组合,对尿频失禁特别管用,记得要用盐水炒过的益智仁,药效才能入肾经
  3. 山药60克(鲜品加倍):煮粥时加把山药丁,既能补脾又能收涩,注意要选铁棍山药,菜市场的脆山药可不行
  4. 五倍子5克+石榴皮9克:这两味就像肠道的"收敛水",但不宜久服,一般三剂就要停两天
  5. 升麻6克+柴胡6克:专治脏器下垂,配合提肛运动效果翻倍,教大家个小窍门,煎药时用纱布包着煮,药汤更清澈

祖传药浴方重现江湖 除了内服,外用更有效,周三坐诊时遇到个护工大姐,护理失禁老人多年,她贡献了个土方子:艾叶50克+蛇床子30克+明矾10克,煮沸后趁热熏蒸,水温降到40度再坐浴,特别提醒痔疮患者,坐浴后记得用软布擦干,防止感染。

厨房里的中药最养人

  1. 芡实糯米糕:把芡实磨粉掺糯米做成糕点,每天当早饭吃,注意糖尿病人要少糖
  2. 莲子芯茶:别扔莲子芯,晒干后泡茶,专治心火旺导致的急躁性失禁
  3. 茴香热敷包:买把小茴香装布袋,微波炉加热后敷关元穴,比暖宝宝管用多了

救命的禁忌要记牢 上周急诊收了个自行灌肠导致直肠损伤的大叔,这些红线千万别碰:①不明原因的失禁要先做肠镜 ②腹泻期间禁用收涩药 ③高血压患者慎用升提类药材 ④出现发热腹痛立即停药,建议先找中医师摸脉,舌苔厚腻的要先祛湿。

真实案例比广告靠谱 分享两个典型病例:陈老师退休后突然失禁,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三个月康复;赵师傅车祸后大小便失禁,配合针灸治疗半年生活自理,重点都在坚持,中药讲究润物细无声,别指望喝两副就好。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这些偏方就像老式门锁,能顶一阵但未必完美,现在三甲医院都有盆底肌修复术,中西医结合才是王道,建议大家先做个肛门括约肌测评,再决定治疗方案,毕竟身体是自己的,治病不能光靠"祖传秘方"啊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