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收到不少朋友留言,说家里老人长期拉肚子总不好,医院跑断腿却查不出大毛病,其实这种情况在中医里叫"久泻久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让人头疼的老毛病到底该怎么调理。
先搞懂什么是"久泻久痢" 很多年轻人可能觉得拉肚子不算大事,但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连续半个月以上反复腹泻真的能要命,我邻居张大爷就是典型例子,每天跑厕所五六趟,人瘦得只剩皮包骨,去医院检查又说没大问题,可就是止不住泻,中医认为这种情况多是脾胃虚弱、肾阳不足导致的慢性腹泻。
老祖宗留下的经典药方 经过历代医家验证,有几个经典方子特别管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的真人养脏汤,这方子专门对付"昼夜频泻、完谷不化"的情况,组方有罂粟壳、肉豆蔻、诃子这些收涩药,配合人参、白术补气,当归活血,关键是要用到煨过的肉豆蔻,这个炮制手法很讲究。
还有个四神丸大家可能听过,这是治五更泻的特效方,有些老人天不亮就肚子疼要拉稀,这就是典型的肾阳虚症状,方子里的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就像四个守门大将,把下焦的阳气给守住了,不过现在药店买的四神丸很多是中成药,效果打折扣,最好找中医调整剂量。
辨证施治才是关键 去年我带父亲去找陈老中医调理,他第一句话就问:"拉肚子前有没有吃凉的?"原来父亲每次喝冰啤酒后就准犯病,陈老开了参苓白术散加减,特别加了干姜和附子,这里要提醒一句,同样拉肚子,有人适合用热药,有人反而要清热,关键看舌苔脉象,舌淡苔白的是寒症,舌红苔黄的可能有湿热。
食疗偏方别小看 有个患者跟我反馈,坚持喝山药粥三个月,腹泻次数明显减少,具体做法是鲜山药100克切片,加粳米煮粥,早晚各一次,如果是五更泻,可以在粥里加5克补骨脂粉,还有位大姐每天用艾叶泡脚,她说泡完脚心发热,第二天排便就顺畅了,这些小方法看着简单,贵在坚持。
避开这些坑才能见效 很多人吃药像嚼糖豆,想起来就吃一顿,中药讲究连贯性,特别是调理脾胃的方子,起码要吃够一个月,还有人嫌中药苦,猛加蜂蜜冰糖,这反而影响药效,最要命的是见好就收,症状刚缓解就停药,结果反复发作更难治。
真实案例给你底气 我表姑妈慢性腹泻八年,去年用乌梅丸加减配合艾灸,三个月彻底改善,她的经验是:早上空腹喝药,中午用艾条灸足三里,晚上贴敷肚脐贴,现在不仅能吃西瓜,连广场舞都连跳两小时不带歇的,这说明只要找对方法,老毛病真能断根。
最后提醒大家,久泻伤津耗气,拖久了容易引发其他毛病,如果自己试了两周没改善,千万别硬扛,赶紧找正规中医把脉开方,治病就像修房子,找到漏雨的缝隙才能彻底修补,盲目止泻反而坏事,关注我,下期教大家辨别寒热腹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