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喂!这菊花残满地伤的场景又来了..."相信不少被痔疮困扰的朋友都懂这种难以言说的痛,前几天闺蜜聚餐时,隔壁桌王姐突然捂着屁股皱眉,大家心照不宣——十有八九是痔疮又犯了,看着她偷偷往嘴里塞药的样子,我突然想起老家奶奶常说的那句话:"这毛病啊,老祖宗早有土方子治着呢!"
那些年试过的"神秘配方" 在中医眼里,痔疮可不是简单的"肉球"问题,老中医李大夫总爱说:"这病根在脏腑,表象在肛肠。"去年陪老妈看诊时,他给开了个方子:取鲜无花果叶5片,洗净后加水煮沸10分钟,待水温合适坐浴15分钟,刚开始我还嘀咕"这野果子叶子能管用?",结果连用三天,老妈上厕所的时间从半小时缩到十分钟!现在家里冰箱常年备着晒干的无花果叶,我妈说这比开塞露还管用。
不过要说最刺激的偏方,当属邻居张叔推荐的花椒疗法,那年月子期间发作,疼得直冒冷汗,张婶端来热气腾腾的花椒水,让我趴在椅子上熏蒸,刚凑近就被呛得咳嗽,但十分钟后那种火辣辣的刺痛感真就减轻了!后来查资料才知道,花椒里的麻椒素确实有消炎镇痛的作用,不过孕妇和敏感肌要慎用啊。
药店能买到的中成药妙用 跑过多家医院发现,很多中医都会开"槐角丸",这黑褐色的小药丸看着不起眼,却是明代《普济方》里的经典方,主要成分槐角、地榆都是凉血止血的药材,搭配当归养血,特别适合便血严重的痔友,我同事连续吃两周,马桶里的"惊喜"明显少了。
还有个冷门神器是"马应龙+云南白药"组合,记得第一次出血量大,吓得直接冲去医院,急诊科老医生教我:先用马应龙痔疮膏外涂,等疼痛缓解后,在创面撒点云南白药粉,这招确实管用,但千万别在急性发炎期乱试,容易雪上加霜!
厨房里的天然疗愈师 说到食疗,广东阿婆教的"三豆汤"值得一试,绿豆、赤小豆、黑豆各30克,加冰糖炖烂,早晚各喝一碗,说是能清热解毒利湿,我坚持喝了一个月,排便确实顺畅不少,不过体寒的朋友要少喝,加点生姜中和更好。
最近迷上蒲公英茶,田间随手拔的嫩芽洗净晒干,每天泡水喝,这苦兮兮的液体居然有奇效,连着喝三天,肛门坠胀感减轻超多,但切记要选没有农药污染的野生蒲公英,不然腹泻找上门可别怪我没提醒!
这些坑千万别踩! 别看网上偏方五花八门,当年我就栽在"生吞活蝎子"的伪民间疗法上,某论坛看到的"秘方",说清晨空腹吃活蝎能根治痔疮,结果吃完当天就食物中毒送医院,痔疮没好反而添新病!后来查证才发现,这根本就是毫无医学依据的谣言。
还有各种"祖传膏药"要警惕,前阵子亲戚买了号称"七天断根"的特效膏,结果用了皮肤溃烂,送去检测才发现汞含量超标几十倍!现在想想都后怕,治病不成反中毒实在太可怕。
该看医生时别硬扛 上周公司体检,程序员小刘的血常规报告吓坏众人——血红蛋白只有80g/L,原来他把便血当成小事,靠偏方撑了半年,最后确诊重度贫血住院输血,这下痔疮没治好倒先治出贫血,所以提醒大家,如果出现持续便血、脱出无法回纳、剧烈疼痛这三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去肛肠科!
现在每次火锅聚餐,我们这群"菊部保卫者"都会自带装备:餐后必吃酸奶,包里常备太宁栓,手机设好每小时提醒喝水,其实最好的偏方就是养成好习惯,毕竟老话说得对:"治痔不如防痔"。
(温馨提示:本文所述均为个人体验及中医常识,具体用药请遵医嘱,若症状严重请及时就诊,切勿盲目尝试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