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乡亲们,今天咱们来唠点有味儿的!前两天我在山里采风,发现溪边石缝里长着一片蓝紫色的小花,老辈人叫它"响铃草",别看这玩意儿不起眼,可是咱祖辈传下来的宝贝药草,你晓得不?这草名字来历就带着故事——传说古时候有个哑巴小孩吃了它突然开口说话,嗓子响得像铜铃,这才有了"响铃草"的名号。
要说这响铃草的功效,那可真是个宝藏,头一个就是润肺止咳,前阵子我家娃半夜咳得厉害,村头王大夫给包了点晒干的响铃草泡水喝,这东西泡开后汤水碧绿清透,喝着带点淡淡的豆腥味,连着喝三天,咳嗽真就压下去了,后来查资料才知道,这草含什么黄酮类物质,能缓解支气管痉挛,比那些西药片片温和多了。
第二个妙处是消炎解毒,去年我被蜜蜂蛰了,肿得跟馒头似的,我妈随手扯了几棵新鲜响铃草,捣烂敷在伤口上,嘿!你别说,刚敷上有点清凉感,过半天红肿就消了一大圈,现在想想,这不就是天然的芦荟胶嘛!后来查县志记载,这草在饥荒年还救过不少人,既能当野菜吃,又能治痢疾腹泻。
说到吃法,最绝的是响铃草炖猪蹄,上个月我去隔壁村吃喜酒,发现人家婚宴上有道特色菜,只见砂锅里炖得奶白的汤汁,猪蹄软烂,飘着几朵蓝花,主家说这是祖传的下奶方子,产妇喝了通乳快,不过要提醒大伙,这草性偏凉,炖肉时最好配几片生姜中和。
第四个用处可能很多年轻人想不到——护肝明目,现在人人手机不离手,眼睛干涩发红是常态,我试过用响铃草泡茶,抓一小撮开花的嫩茎,开水焖五分钟,汤色翠得可爱,每天喝两杯,坚持一周,眼屎少了,看东西也清爽些,老中医说这草入肝经,特别适合熬夜打游戏的网瘾少年。
最后一个功效最有意思,说是能治"失声",村里唱山歌的张大爷去年莫名哑了三个月,到处求医没用,后来偶然喝了一段时间响铃草煮的水,居然又能吼秦腔了,当然这说法有点玄乎,但现代研究确实发现它含有某种生物碱,对声带水肿有缓解作用,像老师、主播这类用嗓过度的群体,拿它当茶喝准没错。
不过咱也得实话实说,这草虽好也有讲究,孕妇要慎用,体质虚寒的人别长期喝,采药最好选春末开花的时候,这时候药效最足,晒干时要阴干,不能暴晒,否则有效成分流失快,还有啊,路边喷过农药的千万不能摘,认准山野干净地方长的。
最近我发现个新玩法,把响铃草掺在薰衣草里做香囊,这草自带股青草香,混合薰衣草的甜腻,挂车里特别提神,上次我妹痛经,我把香囊给她捂肚子,据说暖乎乎的挺管用,当然这不算传统用法,算是咱们现代人的小聪明。
说到底,老祖宗留下的草木智慧真不容小觑,下次你在田埂见着这蓝盈盈的小花,可别当杂草拔了,掐几根回家晾干,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大用场,不过实在拿不准的话,还是先问问老中医,毕竟每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