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药材市场爆火!这10味药为何供不应求?

一归堂 2025-05-07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最近走访中药材市场发现,很多档口的老板都在念叨"货不够卖",作为用了十几年中药的老爱好者,我发现有几个药材柜台前总是围满人,抓药的、询价的络绎不绝,今天就带大家看看,到底哪些中药成了抢手货,背后又藏着什么健康密码?

补气补血"明星组"常年霸榜

走进任何一家中药房,最先闻到的准是黄芪的豆香,这个被称为"补气王"的药材,现在批发价都涨到40元/公斤了,比去年整整贵了两成,老药师告诉我,现在人熬夜加班常态化,免疫力下降都得靠它救场,隔壁柜的当归也没闲着,每天光炖汤用的量就能卖出上百斤——女人调经、男人养血、老人通血管,这味"万能配角"早就晋升为主角。

特别有意思的是西洋参的变化,以前总听说中老年才吃这个,现在写字楼里的年轻人开始整瓶买含片,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30岁以下购买者占比从15%飙到37%,看来"边熬夜边养生"真不是玩笑话。

防疫三宝变身家常必备

自从经历过特殊时期,连翘、板蓝根、金银花这三兄弟彻底火出圈,我家里现在还囤着三大罐金银花露,每次感觉喉咙发痒就灌一口,更没想到的是,这些原本只在药店出现的药材,现在居然成了火锅店的常备调料,上次去川味火锅店,看到服务员往底料里撒金银花花瓣,说是能解辣还不上火。

最近新晋的"防疫选手"蒲公英,价格两年翻三倍,公园里挖野菜的阿姨们现在改挖蒲公英,但人工种植的还是供不应求,有中医朋友说,现在人压力大普遍肝火旺,蒲公英清肝利胆的效果正好对症现代人的"情绪病"。

富贵养生派暗中崛起

藏红花柜台前总站着些穿讲究的阿姨,这个按克卖的奢侈品,现在不光是坐月子的专利,健身教练透露,很多会员运动后喝藏红花茶缓解肌肉酸痛,某网红博主推荐的"经期保养秘方"更是让它身价暴涨。

冬虫夏草虽然贵得离谱,但送礼市场永远有它的一席之地,不过现在聪明人更爱买蛹虫草,功效相似但价格亲民,某拼夕夕店铺月销过万单,评论区全是"终于实现虫草自由"的欢呼。

药食同源新玩法引爆潮流

90后最爱玩的当属阿胶糕,把传统驴皮胶做成零食果冻,办公室抽屉里随时揣着几块,某老字号推出的即食膏方,双十一当天卖了2000多万,客服说一半都是年轻人买来"朋克养生"。

更绝的是茯苓饼的逆袭,北京稻香村的师傅告诉我,他们改良后的低糖款,现在成了减肥人士的代餐首选,有人算过账:早上吃两块茯苓饼,既能祛湿又能扛到中午,比买奶茶划算多了。

暗流涌动的涨价玄机

在河北安国药材市场蹲了半天,发现个怪现象:同样是黄芪,甘肃产的比内蒙古贵15%,药商私下透露,现在产地追溯系统升级,有机认证的药材特别抢手,就像枸杞,宁夏原产地的头茬货,价格硬是比普通货高出一倍。

最夸张的是酸枣仁,前几年还论斤卖,现在都要按两称,野生资源越挖越少,人工种植又难伺候,价格自然就坐上了火箭,老中医叹气说,再这么涨下去,安神助眠的经典方剂都要改配方了。

看着药房里进进出出的快递小哥,突然明白中药走红不是偶然,当代人的亚健康状态,加上越来越强的养生意识,把这些承载着千年智慧的药材推上了新风口,不过提醒大家,跟风囤货不如找准适合自己的,毕竟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养生这事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