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感觉心里慌慌的,坐立不安?胸口像揣着小兔子似的乱跳?这种说不清哪里不对但就是难受的感觉,可能就是中医说的"心悸",很多人一心慌就想着去查心电图,其实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方子里,藏着不少调理心慌的好法子,今天咱们就聊聊那些让人心安的中药秘密。
心慌到底是咋回事? 隔壁张阿姨前阵子总说心脏突突跳,去医院检查又没查出毛病,其实这种情况特别常见,中医认为这多是"心神不宁"在作怪,可能是熬夜熬的,也可能是生气气的,或者是累着了,就像手机电量不足会闪红灯一样,身体在提醒我们该充电了。
中药房里的"安心丸"
-
柏子养心丸——给心脏盖床棉被 这个黑乎乎的小药丸特别适合夜里睡不着、老做梦的人,里面的柏子仁就像是天然的安眠药,配上黄芪、当归这些补气血的药材,专门对付那种明明很累却睡不着的心慌,记得要用温水送服,早晚各一次,坚持吃两周,连梦里都不会再惊醒。
-
天王补心丹——给心火泼盆凉水 有些朋友心慌时手心脚心发热,舌头红得像吃了辣椒,这是心火旺的表现,这个带着点甜味的药丸最合适,里面的麦冬、生地就像清凉的泉水,能把心头的虚火浇灭,不过胃寒的朋友要少吃,免得拉肚子。
-
稳心颗粒——给乱跳的心上锁 要是心慌得像打鼓,稍微一动就气短,试试这个棕色的颗粒冲剂,它里面的党参、黄精能给心脏加把锁,特别适合经常加班、感觉心跳到嗓子眼的上班族,冲泡时加点蜂蜜,喝起来不那么苦。
厨房里就能找到的安心方
-
酸枣仁粥——睡前一碗睡得香 抓一把药店买的酸枣仁,捣碎了和大米一起煮,煮出来的粥带着淡淡的草香味,晚上喝半碗,比数羊管用多了,要是嫌麻烦,直接拿酸枣仁泡水喝也行,喝完杯子底会有层油膜,那是安神的有效成分。
-
桂圆红枣茶——补血又暖心 心慌有时候是血虚引起的,特别是女性朋友经期后,每天抓几颗桂圆干、红枣,开水焖泡当茶饮,喝一段时间你会发现,不光心慌好了,连手脚冰凉的毛病都改善了。
老祖宗留下的小妙招
-
按揉内关穴——免费的护心药 手腕横纹上三指宽的位置,用大拇指按住轻轻揉,早上起床后按五分钟,晚上睡觉前再按五分钟,坚持一周,心慌发作的次数就会减少,这个穴位可是中医急救时必用的"保命穴"。
-
敲打胆经——给焦虑找出口 坐着看电视时,用空心掌从大腿外侧根部敲到膝盖,来回五十下,这里藏着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疏通后整个人都会轻松很多,对那种莫名紧张引起的心慌特别有效。
心慌背后的健康警报 别以为心慌忍忍就好,这可能是身体在报警,长期心慌要警惕甲状腺问题,更年期女性更要留意激素变化,如果吃药半个月还没改善,一定要去医院查查甲状腺功能和血常规。
生活里的安心秘诀
-
午睡十分钟胜过夜间一小时 中午11点到1点之间,哪怕闭目养神十分钟,都能让过劳的心脏喘口气,这时候是心经当令,睡觉效果翻倍。
-
少喝浓茶多吃百合 咖啡因会让心跳加速,改喝陈皮普洱茶更养生,菜市场买点鲜百合炒西芹,既能清心火又能补肺气。
-
情绪急救箱 准备个空瓶子,心慌时就写张纸条塞进去:"此刻的不安只是暂时的",等攒满一罐,你会发现那些让你心慌的事,其实都是小事。
心慌不是病,但老是心慌真要命,与其天天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大病,不如试试这些老祖宗的方法,记住吃药要对症,最好让中医师把把脉,平时多给自己留点喘息的时间,毕竟心脏也需要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