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中药宝藏地!探秘安徽豪州中药市场里的千年药香

一归堂 2025-05-07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老板,这黄芪怎么卖?""十块钱三两!"清晨六点的安徽豪州中药市场里,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裹着中草药特有的清香,在青石板铺就的街巷间来回碰撞,这个藏在皖北小城里的中药材集散地,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宝藏故事。

一进市场大门,扑面而来的草药香就让人恍惚穿越,摊主们支着竹编簸箕,当归、党参、金银花挨挨挤挤码成小山堆,穿蓝布衫的老药农蹲在摊位后,手指沾着清水快速翻检药材,时不时抬头和熟客唠两句:"今年川芎收成好,你看这断面像蝴蝶翅儿似的"。

转角遇到家挂着"张氏药行"木匾的老店,柜台上摆着泛黄的戥子,第三代传人张师傅正给顾客抓药,铜秤砣在刻度线上游移:"三七要打粉吗?我们家用石磨现磨,保留药性",柜架上摆着的紫砂药罐看着就有年头,他说祖上挑着担子卖药时,这些家当就跟着走南闯北。

市场西头聚集着各地药商,操着东北口音的大汉捧着人参讨价还价,戴斗笠的岭南药农掀开竹篓展示新挖的石斛,最热闹的要数中药材切片区,刨刀在工人手里翻飞,晒干的山药片雪花般飘落,空气中浮动着甜丝丝的药香,有主播举着手机直播:"家人们看这纹路清晰的西洋参片,今天直播间专享价......"

走到市场深处,家家户户屋檐下都晾着"药材谱",晾药的竹匾层层叠叠,像彩色阶梯挂在白墙上,懂行的都知道,阴天晾丹皮要薄铺,晴天晒菊花得翻面,七十岁的陈奶奶坐在小板凳上择枸杞,她说年轻时跟着采药队进山,如今孙子接过GPS定位仪找珍稀药材。

下午三点,物流区的叉车开始忙碌,装着防风、板蓝根的麻袋摞成小山,即将发往全国各地,穿红马甲的信息员拿着订单穿梭:"云南李老板要的五十斤重楼,走专线加急!"市场管理处的老王说,这里每天吞吐的药材够开三百家药店,光茯苓就能装满二十节火车皮。

暮色渐浓时,药膳馆亮起暖黄的灯,砂锅里炖着当归老鸭汤,蒸笼里冒着三七汽水馍的热气,隔壁药材铺的学徒边啃烧饼边背《汤头歌诀》,他说再跟老师傅学两年,就能独立坐堂问诊了,街角传来捣药声,"咚咚"的节奏里,千年药香正悄悄漫过新时代的门槛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