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给我来包玫瑰花茶!"每次路过药房总能看到姑娘们围着玻璃罐挑拣玫瑰花,粉嫩的花瓣看着就让人欢喜,可您知道吗?这朵飘着清香的花蕾,在中医眼里可是正儿八经的药材,今天就带大家看看,被做成花茶、入菜炖汤的玫瑰花,到底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养生密码。
千年药典里的"解语花"
翻开《本草纲目》,李时珍早就给玫瑰花盖章认证:"味甘微苦,性温无毒,主治肝胃气痛",老中医常说"香橼解郁,玫瑰调肝",说的就是这朵娇花最擅长疏通肝气,现在人压力大总叹气,胸口像压着石头,这时候抓几朵玫瑰花泡茶,看着花瓣在热水里舒展,闻着香气慢慢氤氲,就像给憋闷的肝胆开了扇窗。
有个在广告公司上班的姐妹跟我吐槽,连着加班半个月,例假前胸胀得像石头,还总想冲同事发火,我给她支招:每天抓5朵云南金边玫瑰,加两颗红枣滚水焖泡,没想到两周后她兴奋地跟我说,不仅胀痛消了,皮肤都没之前那么暗黄,其实这就是玫瑰花在帮我们疏通"气滞血瘀"的活例子。
藏在花瓣里的美容经
要说女孩子们最爱玫瑰花哪点,绝对要投美容养颜一票,可不是嘛,《食物本草》里早写着"玫瑰花主利肺脾,益肝胆,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现在美容院推出的玫瑰精油按摩、玫瑰纯露敷脸,都是借着这股天然花香唤醒肌肤活力。
去年陪老妈去中药材市场,发现个有趣现象:卖养颜茶的摊位前全是年轻姑娘,卖家神秘兮兮地说他们家的重瓣红玫瑰,晒干后拌蜂蜜敷脸,比某些大牌面膜还管用,虽然咱没亲测过,但《随息居饮食谱》确实记载玫瑰花"调中活血,舒郁结,辟秽浊,乃蔷薇科中上品",看来古人早就深谙以花养肤的道理。
妇科圣手的温柔疗愈
老辈人常说"女子不可百日无糖",这里的糖指的是红糖,但要论最懂女人心的,还得数玫瑰花,它不像当归阿胶那么燥热,也不像益母草般猛烈,而是像春雨润物般调理气血。《饮膳正要》里就记着宫廷娘娘们用玫瑰膏子调养的秘方,把阴干的玫瑰花捣成泥,混着蜂蜜收膏,早晚取一勺冲水喝。
记得闺蜜产后总漏汗,稍微受点风就关节疼,她婆婆从乡下捎来土方子:清晨采带露水的玫瑰,和黄酒、红糖封坛窖藏,说是每天小酌一杯,能把月子里落下的寒湿都暖回来,虽然听着玄乎,但中医确实认为玫瑰花配合温补食材,特别适合产后郁结的妈妈们。
杯盏之间的养生哲学
别看玫瑰花茶泡起来简单,里头的门道可不少,福建的朋友教我认蕊叶:含苞未放的花蕾最值钱,开花的反而贱价;颜色要选紫红带绿的,全红的可能硫熏过,冲泡也有讲究,85度热水沿杯壁缓缓注入,看着花瓣在水中旋转绽放,这时再加点枸杞菊花,顿时就成了护眼明目的养生茶。
不过要提醒一句,再好的东西也得适量,有次贪嘴喝了整壶玫瑰茉莉混合茶,结果半夜起来三次厕所,查资料才知道,玫瑰花有轻微导泻作用,脾胃虚寒的人更要控制量,就像谈恋爱,再喜欢也得留三分余地不是?
厨房里的药用美学
别以为玫瑰花只能泡茶,它在厨房更是神通广大,广东人煲老火汤,总要丢几朵进去提鲜;苏州人做桂花糖藕,改用玫瑰糖浆也别有风味,我家老太太就爱在端午做玫瑰碱水粽,翠绿的粽子剥开露出淡粉花瓣,咬一口满口都是春天的味道。
最近迷上了用玫瑰醋做凉拌汁,两勺米醋煮开晾凉,扔进一把干玫瑰,再加冰糖密封两周,酸甜适口的酱汁浇在沙拉上,比市售的果醋健康多了,不过要记住,烹饪时间别太长,高温会挥发掉珍贵的挥发油成分。
站在中药店的称台前,抓一把墨红的玫瑰花蕾,指尖沾着淡淡的甜香,这朵穿越千年依然娇艳的花,见证着东方智慧里"寓药于食"的生活哲学,下次再看见茶杯里舒展的花瓣,不妨想想它不仅是视觉享受,更是祖辈传下的养生密码,若是哪天心情郁闷,单纯冲着这份美丽给自己泡杯花茶,倒也不失为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