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像坐过山车,前脚还在30度高温里啃冰棍,后脚就冻得裹紧小被子,这忽冷忽热的天气最要命的是啥?喉咙发痒、半夜咳到怀疑人生!前两天看朋友圈晒中药配方,配图里那些褐色的根茎果皮看着不起眼,没想到效果真挺神奇,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那些藏在药柜里的止咳高手,看完记得收藏别眨眼!
先说说去年我妈折腾我的"川贝炖雪梨",当时拍的中药图片里,那乳白色的川贝母像缩小版的珍珠,表面还带着细密的粉霜,老中医说这可是止咳界的白富美,尤其对付那种咳得胸口震痛、嗓子冒烟的燥咳,做法也简单:雪梨挖空塞几粒川贝,隔水蒸半小时,我连汤带肉吃两天,原本像拉风箱的咳嗽声真就轻了大半,不过这玩意儿价格有点美丽,某宝上正宗的松潘川贝每克都要好几块,追求性价比的可以试试下面这些接地气的选手。
要说厨房里最常见的止咳神器,陈皮必须拥有姓名,上次去药店抓药,隔着玻璃罐就闻到那股熟悉的柑橘香,晒得卷边的橘皮像被熨烫过的老宣纸,泡水后立马舒展腰身,记得要用广东新会的老陈皮,撕一片煮水喝,刚开始觉得苦,回味甘甜带着果香,要是配上冰糖雪梨,就是升级版润喉茶,不过新鲜橘子皮可不能直接用,得通风处晾够三个月,不然不仅不止咳还上火。
说到甘草,脑海里就浮现电视剧里熬中药的场景——黑乎乎的砂锅里总漂着几段棕黄色的草根,这玩意看着普通却是调和大师,既能镇咳又能缓解其他药材的烈性,我们办公室常备甘草片,含在嘴里慢慢融化,凉丝丝的很舒服,但要注意,高血压患者要慎用,毕竟人家叫"国老"不是浪得虚名,药效很猛的。
前阵子直播买养生茶送的胖大海,圆滚滚的像个迷你橄榄球,泡开后整个杯子都是琥珀色,像泡发了的银耳碎片,对教师、主播这种靠嗓子吃饭的职业最友好,讲两个小时课后来一杯,喉咙立刻清爽,不过这货性寒,体虚的人喝多了容易拉肚子,最好搭配红枣枸杞中和下。
压轴出场的是枇杷叶,小时候在南方老家见得多,毛茸茸的叶子背面像刷了层银粉,奶奶总说这是治咳喘的宝贝,正确打开方式是把绒毛刷干净,加蜂蜜腌渍,需要时取两片煮水,现在药店卖的枇杷膏动辄上百,其实自己动手成本不到三分之一,不过新鲜枇杷叶含有草酸,直接煮可能有涩味,建议先用开水焯一遍再使用。
说了这么多,还是要提醒大家别把自己当试验田,上个月邻居家小孩咳了半个月,家长听说鱼腥草有效,结果越喝越严重,后来去看医生才知道是过敏性咳嗽,耽误了最佳治疗期,所以啊,这些中药偏方适合偶尔应急,长期反复咳嗽还是要找专业医师辨证施治,对了,你们有没有试过哪些特别管用的土方法?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说不定你的妙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