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换季温差大,朋友圈里总看见家长半夜抱着娃往医院跑,其实对付高烧,咱们中药箱里可藏着不少宝贝!今天就带大家挖一挖老祖宗退烧的绝招,看完记得收藏备用~
这些中药退烧效果堪比"退热贴"
上次邻居家孩子烧到39度,奶奶从柜子里翻出个布包,说是祖传的退热药包,拆开一看全是些晒干的草药,没想到敷了半小时真就退烧了!后来才知道里面装着金银花、薄荷、柴胡这三味"退烧大将"。
金银花——天然抗生素 别以为它只能泡茶清热,关键时刻能救急!去年我姐家娃积食发烧,老中医开了个小方子:金银花10克+山楂6克煮水,喝两次就见汗退烧,不过要记住,新鲜摘的金银花效果最好,超市买的干品得先泡半小时再熬。
柴胡的神奇退烧法 药店里总能看到"小柴胡颗粒",这可是张仲景《伤寒论》里的千年退烧方,有个宝妈跟我分享过,她家宝宝反复高烧,西医打针压下去又反弹,后来改用柴胡黄芩各5克煎水擦身,居然慢慢稳住了体温。
石膏不是装修材料 别被名字吓到!生石膏其实是一味猛药,特别适合高烧说胡话的情况,记得小时候村里王大夫遇到40度高烧的病人,总会抓一把石膏配知母煎汤,那叫一个"釜底抽薪",不过这药性太寒,得严格遵医嘱。
厨房里的退烧秘方
上个月我妈神秘兮兮地跟我说:"以后发烧别急着吃白加黑,锅里给你备着退烧汤呢!"原来她说的是老一辈传下来的食疗方:
三豆饮退烧又养肝 绿豆、赤小豆、黑豆各20克,加冰糖炖烂,这可不是普通的甜品,当年非典时期好多中医推荐用来预防高烧,特别适合孩子半夜突然发热,喝一碗既能补水又能退热。
芦根水当凉茶喝 菜市场卖鲜芦根的大爷教我一招:发烧超过38.5度,拿半根芦根切段,加两碗水煮成一碗,代替白开水频饮,亲测有效,喝完浑身冒汗但不虚脱,比吃退烧药舒服多了。
米醋搓澡退小儿烧 这个方法还是跟小区育婴师学的,准备50度米醋半瓶,加热到温热不烫手,用纱布蘸着给孩子擦前胸后背,去年表弟家双胞胎发烧,用这方法物理降温,愣是没吃退烧药就好了。
这些坑千万别踩!
别看中药温和,用错方法反而坏事,我同事就信了某偏方,把艾叶直接捣碎敷宝宝肚脐,结果过敏起红疹,这里给大家提个醒:
辨证比吃药更重要 同样是发烧,有的需要发汗(风寒型),有的得清热(风热型),就像去年流感季,有人吃姜汤越喝烧越高,其实是把风热感冒当风寒治了,建议不确定时先拍个舌苔照片,找懂中医的朋友帮忙看看。
中成药不是万金油 别以为双黄连、蒲地蓝随便吃,去年公司聚餐,同事给发烧的孩子灌了两种中成药,结果药物过量送急诊,含相同成分的药别叠加吃,服药前一定看说明书!
高烧惊厥要抢时间 如果孩子烧到39度以上开始抽搐,别管什么中药西药,立刻送医!我邻居家娃就是耽误了几分钟,后来医生说再晚点就可能脑损伤,这种情况首选现代医学急救手段。
家里该常备哪些中药?
走访了三家老字号药房,发现真正懂行人都会囤这些:
退热必备组合
- 羚羊角粉:高烧不退时冲服,比美林温和
- 紫雪丹:适合小儿惊厥前的紧急处理
- 桑菊感冒片:初期低烧搭配温水泡脚效果佳
辅助退烧神器
- 冰片:少量掺在清凉油里抹太阳穴
- 青蒿:新鲜绞汁兑蜂蜜,退烧还能补液
- 香薷:夏天贪凉发烧的特效药
最近整理药箱时翻出奶奶的手抄本,上面歪歪扭扭写着:"高烧无汗用麻黄,有汗莫忘桂枝汤",这些老法子看着土,应急时真能救命,不过现在造假药材多,买中药认准GMP认证的大厂,别在旅游区买所谓"野生药材"。
最后提醒一句:持续高烧超过24小时,或者伴随呕吐腹泻,赶紧上医院!中药退烧讲究"中病即止",别为了纯天然硬扛着不吃西药,毕竟活人比理论重要,您说是不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