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夫,我这失眠十年了,西药吃了一大堆,现在吃安定都没效果了!"上周我在省中医院门诊部,亲眼看见李大姐攥着病历本直抹眼泪,她面色蜡黄,眼下挂着两团乌青,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诊室边的木凳扶手,整个人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
这场景让我想起三年前那个暴雨夜,当时我连续熬夜赶方案,生物钟彻底乱套,整宿整宿盯着天花板数羊,最惨的时候,明明困得眼皮打架,心脏却砰砰跳得像擂鼓,太阳穴突突直蹦跶,去医院开了艾司唑仑,刚开始管用,后来吃到三片都睡不着,白天还头晕得像灌了铅。
"你这是心肝脾肾都亏虚了",坐堂的老中医搭脉后直摇头,他提笔写下个方子:"酸枣仁50克,珍珠母30克,远志15克......"我看着那摞草药直犯嘀咕:这些黑乎乎、苦兮兮的东西真能治失眠?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我连着喝了七天,头两天确实更难受了,躺在床上浑身燥热,脑子里走马灯似的过电影,第三天半夜突然惊醒,恍惚间以为到了早上,结果看手机才凌晨三点!正当我懊恼翻来覆去时,突然发现身体不再像往常那样紧绷得难受,呼吸慢慢沉了下来......
后来我才知道,这副被老中医称为"安魂汤"的方子大有讲究,酸枣仁被称作"东方褪黑素",它不像西药强制催眠,而是给神经系统做按摩,有次我特意盯着砂锅里煮的酸枣仁看,灰褐色的小颗粒在沸水里翻滚,竟渗出股淡淡的麦香味,配上珍珠母这种咸寒的贝壳,正好把浮火往下拽,难怪喝下去胸口那团火就不烧了。
真正让我服气的是去年春节,表姑从东北过来住,她更年期失眠好几年,整夜开着电视怕黑,我偷偷给她配了这个方子,没想到三天就见效,有天半夜起来上厕所,发现客厅灯关着,电视也不响了,月光从窗户缝漏进来,照见表姑均匀的呼吸声——这可是她多年来头一回不用靠看电视熬通宵。
不过要说这方子的妙处,还得数我邻居王叔的经历,这老哥以前开出租车,生物钟颠倒加上生活压力,患上严重焦虑型失眠,最夸张的时候,连续五天五夜没合眼,人瘦得跟竹竿似的,去年入夏我给他捎了副改良版安魂汤,加了龙齿镇惊、柏子仁润燥,结果他喝完当晚就睡了七个小时,第二天逢人就说"小陈家的草药比安眠药带劲"。
这些年我收集了不少类似案例,有个高三学生考前焦虑失眠,喝了两周后考上重点大学;还有位退休教师神经衰弱二十年,配合针灸喝这方子,现在每天雷打不动六点起床打太极,最意外的是上个月网友留言,说她爸爸抗美援朝留下的创伤后遗症,喝了三个月终于能安稳睡觉了。
中药讲究辨证施治,同样是失眠,有人是心火旺,有人是肝郁结,有人是气血虚,就像去年秋天,我朋友小林工作压力大导致失眠,我直接把原方寄过去,结果他喝完反而更烦躁,后来请当地中医面诊,才发现他属于肝胆湿热型,原方基础上加了茵陈、栀子才见效。
这里给大家划重点:想试中药治失眠,千万别盲目抄方子,酸枣仁虽好,但痰湿体质的人用了反而腻膈;远志能安神,但胃溃疡患者慎用,最好找靠谱中医望闻问切,实在不方便的话,记住这几个搭配原则——心神不宁加龙骨牡蛎,肝气郁结配玫瑰花佛手,气血不足添桂圆红枣。
说到煎药方法,很多年轻人觉得麻烦,其实现在药店都能代煎,拿回来放冰箱冻成冰坨,喝的时候微波炉转两分钟就行,我通常建议睡前两小时喝,药效上来正好接上困意,要是嫌苦,可以含块冰糖,但千万别加咖啡牛奶,免得破坏药性。
最近总有人问我:这方子能断根吗?说良心话,失眠就像感冒,这次治好了,下次受凉还可能犯,关键要养成规律作息,晚上少刷手机,白天多晒太阳,我认识的康复者里,有人坚持站桩打坐,有人每晚热水泡脚,还有个阿姨天天练八段锦,这些都是辅助睡眠的好习惯。
前几天李大姐特地来诊所送锦旗,说她不但能睡整觉了,连多年的偏头痛都好了,看着她红光满面的样子,我突然想起老中医那句话:"治病要治人,失眠从来不是简单的睡不着,是整个身心在求救。"这副流传百年的安魂汤,与其说是药方,不如说是一把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