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啊,你家黄芪田里的杂草怎么控制得这么好?"村里新来的种植户小王蹲在地头,看着隔壁老李家的药材田直叹气,老李叼着旱烟杆子嘿嘿一笑:"小伙子,这中药材除草可是门学问,选对药剂能省半年工!"
中药材除草的"三座大山" 咱们种药材的朋友都懂,杂草跟庄稼抢阳光、抢养分,还会藏虫卵,特别是像人参、黄芩这种娇贵药材,稍不注意杂草就能把苗子捂死,但除草剂可不是随便抓个瓶子就喷,搞不好会把药材自己也"打残"。
前年村东头老张家种的板蓝根,图便宜买了个小厂的除草剂,喷完三天叶子全蔫了,后来请县农技站的人来看,原来是药剂浓度配比出了问题,所以说选除草剂就像给病人开药,得"对症"才行。
化学除草剂:见效快但要走"钢丝" 现在市面上常见的草甘膦、草铵膦这些,确实是除草猛将,就拿草铵膦来说,去年我用它清理柴胡田里的鸭跖草,当天喷完第三天杂草就发黑,不过这玩意得掌握火候,像白术、半夏这些敏感药材,稍微喷多就会伤根。
有个诀窍分享给大家:用化学除草剂要"看天看地看苗情",晴天上午露水干后再喷,避开药材开花期,我试过在党参现蕾期喷药,结果花器受损严重,后来改成移栽前7天处理,效果就好多了。
生物除草剂:慢工出细活 这几年有机种植流行,生物除草剂成了香饽饽,像"农旺1号"这种含微生物孢子的,对付阔叶杂草是一把好手,去年在黄精地里试了下,喷完两周杂草才慢慢黄尖,但优点是不伤药材根系。
不过生物制剂也有脾气,得现配现用不能存放,有次我图省事提前兑好药水,结果活性成分失效,喷了等于白忙活,还有要注意温度,低于15℃效果至少打对折。
物理除草:最笨的办法最保险 对当归、川芎这种值钱药材,我还是习惯人工拔草,特别是苗期,拿小耙子轻轻搂一遍,既能松土又能除掉小草,虽然费工,但心里踏实,现在还有防草布,像西陵知母基地铺的那种黑色编织布,杂草透不出光自然就死了。
老药农的私房推荐清单 根据这些年的经验,整理了几个搭配方案:
- 根茎类药材(如丹参、防风):草铵膦+定向罩喷,移栽前3天处理
- 阔叶药材(如金银花、枸杞):2甲4氯异辛酯(避开花期)
- 浅根系(如薄荷、荆芥):精喹禾灵+人工拔大草
- 有机认证地块:微生物菌剂+覆盖稻草
避坑指南: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 重喷药轻管理:除草剂不是万能的,像苍耳、刺菜这些顽固杂草,喷完还得人工补刀
- 盲目混配药剂:有人把杀虫剂和除草剂乱掺,结果产生药害,去年老王家就是把波尔多液和草甘膦混用,导致西洋参叶片灼伤
- 忽视土壤酸碱度:酸性土慎用铜制剂,碱性土别碰某些有机磷农药
- 忽略轮换用药:连年用同一种药剂,杂草会产生抗性,我都是草铵膦和精喹禾灵交替着来
未来趋势:智能除草正当时 现在有些种植大户开始用无人机飞防,装上光谱识别系统,能精准喷洒避开药材,虽然设备贵点,但省工省药,我们合作社正准备众筹买几台,到时候除草就像给药材"做美容",又快又准。
说到底,没有最好的除草剂,只有最合适的方案,就像老中医开方子,得把脉问诊才能对症下药,建议大家先小面积试验,观察3天没问题再大面积用,毕竟咱们种的是药材,质量就是饭碗,可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