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黄芪、当归只是冰山一角!这30种家常中药你认识多少?

一归堂 2025-05-07 科普健康 1606 0
A⁺AA⁻

"中药到底有哪些品种啊?"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老祖宗留下的宝藏库,作为一个喝了二十年中药汤的资深养生爱好者,我发现很多人对中药的认知还停留在"苦兮兮的黑汤汁"阶段,其实走进中药房你会发现,从滋补圣品到家常调料,从美容秘方到救命良药,中药早就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补气养血篇】 要说最有名的补药,人参当之无愧,东北老铁们常说"宁可吃参渣,不吃萝卜皮",野生人参更是被称为"百草之王",不过现在更多人选择种植园参,价格亲民还带糖芯,搭配西洋参泡水喝,既能补气又不上火,特别适合熬夜党。

黄芪绝对是中药界的性价比之王,药店里十块钱能买一大包,这个被称为"补气小能手"的豆科植物,煮鸡汤时放几片立马升级为药膳,体质虚的朋友可以试试黄芪建中汤,配上红枣桂圆,比奶茶健康多了。

说到补血,当归必须拥有姓名,当年慈禧养颜秘方里就有当归,我们现在炖羊肉汤也会丢两片进去,特别提醒姐妹们,生理期后喝当归鸡蛋红糖水,比红糖姜茶管用多了。

【清热解毒家族】 金银花可不只是夏天消暑的凉茶主角,它可是实打实的"天然抗生素",喉咙痛的时候抓一把泡水,比含片强百倍,有趣的是,金银花还有个双胞胎兄弟叫忍冬藤,专治风湿骨痛。

板蓝根大家都熟悉,非典那年被抢断货的明星药材,其实它最适合预防温病,像流感季节用它煮水给全家当茶饮,比囤口罩管用,记得要选安徽产的道地药材,效果才正宗。

穿心莲听起来很猛,其实是治疗咽喉肿痛的高手,南方人喜欢用它煲凉茶,加点蜂蜜就是天然润喉糖,不过孕妇要慎用,这名字可不是白叫的。

【理气化痰组】 陈皮绝对是厨房里的中药担当,广东人煲汤必放,既能去腥还能调理脾胃,别买超市的橘子皮冒充品,真正新会陈皮要经过九制九晒,年份越久价值越高。

半夏有毒却能治病,古人用生姜炮制后入药,现在多用来治疗反胃呕吐,有个小偏方:晕车时候含片醋泡半夏,比晕车药管用还不犯困。

贝母分川贝浙贝,咳嗽有痰用浙贝,干咳无痰选川贝,雪梨炖川贝是经典润肺方,建议加少量陈皮中和寒性,不然容易拉肚子。

【活血化瘀队】 三七粉现在成了中老年人标配,早晚一勺冲水喝,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云南文山的春三七最佳,个头越大活性成分越高,跌打损伤时外敷内服双管齐下,消肿止痛杠杠的。

丹参又名"红根",心血管病人的福音,用它泡酒擦风湿痛特别见效,不过孕妇千万别碰,活血太过容易动胎气。

益母草听名字就知道是妇科圣药,但其实它还是痔疮克星,新鲜益母草捣烂外敷,配合内服煎剂,三天就能缓解血栓外痔。

【芳香化湿类】 藿香正气水里的主角藿香,其实是夏日防暑神器,鲜藿香泡茶能解暑化湿,煮鱼时放几根还能去腥味,注意阴虚火旺的人要少用,免得加重口干。

苍术堪称中药界除湿机,梅雨季节用它熏房间比樟脑丸健康,炒苍术泡水治湿疹,配合外用药膏效果翻倍,不过味道有点冲,喝完记得嚼颗冰糖。

佩兰是古代贵族的口气清新剂,晨起含片叶子能除口臭,现在多用来治疗暑湿感冒,和薄荷搭配泡茶,清凉解表还提神。

【固本培元系】 枸杞已经成了办公室养生标配,但要记住"宁夏红瓜"才是正品,直接嚼比泡水更能吸收营养,每天20粒刚好,吃多上火别怪我没提醒。

山药既是食材也是药材,河南焦作的铁棍山药药效最佳,慢性胃炎患者可以蒸熟当主食,坚持三个月会发现胃药减量了。

杜仲最适合久坐族,猪腰杜仲汤一周喝两次,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能改善不少,不过高血压患者要谨慎,这玩意儿有升压副作用。

写到这里突然发现,中药根本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就是我们祖辈流传下来的生活智慧,下次去中药房别光盯着人参灵芝,那些看似普通的花草根茎,说不定藏着解决你身体小毛病的钥匙,不过还是要提醒大家,中药虽好也要对症,最好在医师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