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在后台问"中药名字大全去哪找""怎么查中药材名称",今天咱们就来唠点实在的,作为一个跑了十几年中药材市场的老行家,我发现现在年轻人想学中医连药名都搞不全,更别说功效了,其实摸清这几个渠道,查中药名就像查字典一样简单!
古籍里的药材宝库(附实用查询技巧) 很多人不知道,《神农本草经》里就收录了365味药材,现在去孔夫子网淘一本1985年出版的《中药大辞典》,那可是藏着2万多个词条的宝藏,不过新手我更推荐国家药典委员会出的《中国药典》,这书把正品药材和冒名顶替的野药分得清清楚楚,每味药还有拉丁学名。
举个例子,上次有顾客拿着"川贝"要买药,其实川贝母下面还分松贝、青贝、炉贝,这时候就要翻开《全国中草药汇编》查编号,就像查身份证一样准,记住看最新版的,每年药典都会更新规范名称。
手机里的药材百科全书(亲测好用APP) 现在谁还抱着砖头厚的书查药名啊?我手机里常备这三个神器:
- "中药查询宝"APP:拍照就能识别药材,特别适合逛市场时遇到不认识的草药
- "药通网"小程序:每天更新全国药材市场价格,附带品名鉴别
- "中医药典"浏览器插件:上网看到陌生药名直接右键查询 不过要小心某些APP夹带私货,去年就有个软件把"三七"和"土三七"混为一谈,害得用户买错药,认准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证标志的才靠谱。
市场实战查名秘诀(老师傅不会说的技巧) 在亳州药材市场摸爬滚打这些年,我总结出一套"望闻问切"查名法:
- 看外形:比如当归头和当归尾价格差三倍,但都叫当归
- 闻气味:真正的薄荷脑清凉感能冲鼻子,假的只有草腥味
- 问产地:同是黄连,四川出的叫"川连",云南的叫"云连"
- 切断面:黄芪断面像海绵蛋糕的是好货,硬芯的就是箭芪 上个月就帮邻居王婶识破"野生灵芝"骗局,其实就是普通的树芝喷了颜料,记住特殊名称的药材一定要见检测报告,犀角"现在都是水牛角替代品。
网上查药名的7个雷区(新手必看) 别看百度上中药名称查询多,这里面水可深着呢: × 某度贴吧的"祖传秘方":80%是抄古书拼凑的 × 电商平台的"特效药材":很多都是混淆品,比如把平贝当川贝卖 × 论坛里的"独家配方":小心掺了西药成分 √ 认准这些官方渠道:
- 国家中医药数据网(www.chinatcm.org.cn)
- 各省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官网
- 中国中医科学院公众号每周推送的药名解析
常见易混淆药材对照表(建议收藏)
- 三七 vs 土三七:前者活血,后者伤肝
- 北沙参 vs 南沙参:功效相似但科属不同
- 关黄柏 vs 川黄柏:炮制方法影响药性
- 藏红花 vs 草红花:价格差百倍,效果天壤之别 我习惯把这些易混品记在手机备忘录,每次进货前都要过一遍,特别是那些带"伪""代""山"字头的,十有八九是替代品。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查药材名称只是第一步,关键是要学会"四看": ① 看来源:野生还是种植 ② 看炮制:是否遵古法制作 ③ 看配伍:有没有十八反十九畏 ④ 看储存:是不是走油变质 现在关注"本草中国"抖音号,每周三晚上八点直播教大家辨认药材,评论区经常有中医药大学的老师答疑,学中药不能急,先把三千多个常用名记熟,慢慢就能摸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