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引入:
“抓一把枸杞泡水,熬一碗当归鸡汤,感冒了煮点连翘茶……”中医养生早已融入咱们的生活,但面对药店里五花八门的中药材,你是不是经常一脸懵?别慌!今天咱们就来盘一盘50种常见中药的名称、高清图片和实用功效,文末还附赠保存技巧,看完赶紧收藏!
补益类中药——气血双补的“底子料”
-
人参
- 图片描述:黄白色芦头,表皮有横纹,像穿了一层“皱纹衫”。
- 功效:补气王者,熬夜党、虚喘人群的“续命草”,野山参最猛,园参更亲民,炖汤时放几片,元气瞬间回满!
- 冷知识:东北长白山的人参最出名,新鲜人参叫“水参”,晒干后叫“生晒参”。
-
黄芪
- 图片特征:棕黄色切片,像树根又像薯片,闻着有豆腥味。
- 作用:增强免疫力,适合容易感冒的人,煲汤、煮粥放一把,堪称“平民补气王”。
-
当归
- 辨识点:棕褐色不规则块状,断面黄白色,像蜂蜜凝固的纹理。
- 用法:女性调理月经的“闺蜜”,炖乌鸡、泡酒都能用,当归头补血,当归尾活血!
清热类中药——灭火高手的“凉方”
-
金银花
- 图片:细长藤蔓开双色花,初白后黄,晒干后像迷你香蕉片。
- 妙用:夏天泡茶喝,喉咙痛、长痘时救急,注意:脾胃虚寒的人别贪杯!
-
蒲公英
- 长相:路边野草,种子带白色绒毛,根挖出来是深棕色。
- 偏方:新鲜的捣碎敷乳腺炎,晒干泡茶治肝火旺,春天挖点回家凉拌,苦中带鲜!
-
板蓝根
- 特点:十字花科植物,根呈圆柱形,断面淡黄色。
- 真相:不是所有感冒都管用!它只对风热感冒有效,风寒喝它可能更糟。
解表类中药——风寒风热分得清
-
薄荷
- 模样:绿油油的叶片,揉碎后闻到清凉香气。
- 妙招:泡水喝缓解咽喉痛,炒菜时放几片去腥增香,注意:煮太久香味会挥发!
-
紫苏
- 特征:紫色叶片,背面有细毛,籽能榨油。
- 用处:吃螃蟹配紫苏叶防拉肚子,感冒咳嗽用叶子煮水,胸闷时拿籽泡茶。
-
生姜
- 细节:黄褐色表皮,拍碎后辣味扑鼻。
- 误区:不是所有感冒都适合!风寒感冒(怕冷)喝姜汤,风热感冒(发热)越喝越燥!
祛湿类中药——赶走黏糊糊的“湿气”
-
茯苓
- 长相:白色或淡棕色块状,像松软的石头。
- 吃法:打粉做茯苓糕,煮粥放一勺,利水渗湿一把手,水肿、尿频快安排!
-
薏米
- 区别:生薏米偏寒,炒薏米更健脾。
- 搭配:红豆+薏米煮水,祛湿经典CP!孕妇别喝,体质虚寒的人少喝。
-
苍术
- 特点:灰棕色根茎,断面有朱砂点(油室)。
- 用途:梅雨天潮湿时煮水熏屋,内服用于湿重腹胀,但别长期喝,燥性大!
理气类中药——疏通身体的“堵车现场”
-
陈皮
- 挑选:广陈皮最正宗,表皮有油点,年份越久越值钱。
- 妙用:炖肉放一块去腥,化痰止咳,鲜橘子皮晒干不算数,得存三年以上!
-
玫瑰花
- 重点:药用选“重瓣红玫瑰”,花瓣多且厚。
- 喝法:痛经时泡水加红糖,疏肝解郁,但经期量多的姐妹少喝!
-
香附
- 样子:黑褐色根茎,像小枣核。
- 作用:专治“憋屈气”,压力大、胸胁胀痛时用它泡脚或煮水。
活血化瘀类——疼痛淤血的“清道夫”
-
川芎
- 特征:黄褐色块茎,切片像小蝴蝶。
- 禁忌:孕妇绝对不能碰!血虚的人慎用,否则越吃越虚。
-
丹参
- 细节:暗红色根条,晒干后皱巴巴。
- 俗语:“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月经不调、心烦失眠都能用。
-
益母草
- 识别:细茎方棱,叶子对生,开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