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市场酸枣价格坐过山车!药农直呼玩不起

一归堂 2025-05-07 科普健康 1609 0
A⁺AA⁻

"老张,你家酸枣收了多少?"村口小卖部前,几个药农正嚼着旱烟聊闲天,老张吧嗒吧嗒抽了两口,苦笑着摇头:"别提了,去年这时候贩子抢着收,今年价格跌得裤衩都赔进去了!"

这一幕在太行山脚下的酸枣种植区格外常见,这个被戏称为"野果子"的中药材,最近三年在亳州、安国、玉林这些中药材集散地上演了多次"变脸"大戏,2023年开春刚冒头的酸枣芽,收购价就比去年这时候腰斩,吓得不少新手药农直接改种蒲公英。

要说这酸枣价格的魔幻走势,还得从它的"双重身份"说起,在中药房的抽屉里,它是养肝安神的酸枣仁;在中药厂的流水线上,它是制作枣仁安神胶囊的原料;在保健品柜台,它又成了助眠茶包的主角,但到了产地,它就是山沟沟里随处可见的野酸枣树结的果子。

去年秋天的暴雨给了所有人一记闷棍,河北涉县的老陈家三十亩酸枣林,眼瞅着果子泛红该收了,连着半个月的秋雨把熟透的枣子泡得发霉,老陈蹲在地头掰着手指算账:"请人打枣每天200块,租设备烘干另算,最后算下来还不够付工钱。"这种场景在各大产区轮番上演,直接导致当年新货上市时,亳州市场98货(饱满度98%以上)的价格飙到每公斤380元。

但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最会"捉弄人",就在药农们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时,2024年春天的暖湿气流提前北上,山东泰安的酸枣花期遭遇连续阴雨,本该坐果的时节却大面积落花,老种植户王大姐看着满地花瓣直跺脚:"去年这时候贩子围着村子转,今年连个收青枣的都没有!"

市场价格就像过山车,把药农们晃得七荤八素,安国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酸枣仁统货最高摸到360元/公斤,224年开春直接摔到180元/公斤,这戏剧性变化背后,藏着整个产业链的暗流涌动。

在安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老李经营酸枣摊位二十年,他指着仓库里码成山的货箱说:"去年这时候二十吨存货早卖完了,现在八百吨堆着没人要。"这位资深药商透露,前年有浙江资本盯上酸枣市场,趁着产新季疯狂囤货,结果遇上疫情后中成药需求骤降,资金链差点断裂。

资本游戏玩得心跳,但最受伤的还是基层药农,河北行唐县的年轻药农小赵,去年抵押房子贷款承包了五百亩荒山种酸枣,谁料今年价格跳水,冷库里的酸枣仁堆着不敢出手:"现在卖出去要亏本,不卖又怕烂在手里。"他手机里存着十几个收购商的电话,最近却都不敢拨出去。

这波过山车行情也暴露出酸枣产业的硬伤,不同于人参、灵芝有标准化种植基地,九成以上的酸枣仍靠野生采集,太行山区的老药农老周说:"以前满山都是酸枣树,现在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好多荒山没人打理。"这种靠天吃饭的特性,让产量像跷跷板一样随着天气摇摆。

更让人揪心的是产业链的传导效应,河南辉县某中药饮片厂负责人算了一笔账:酸枣仁成本占安神类中成药的三成,价格剧烈波动直接影响药企采购策略,2024年开春多家药企转而采购进口酸枣仁替代品,这让本就低迷的市场雪上加霜。

不过危机中总藏着转机,在河北赞皇县,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小马带着乡亲们搞起酸枣合作社,他们给野生酸枣树建档立案,用无人机监测挂果情况,还开发出酸枣叶茶、酸枣蜜饯等新产品。"不能把宝全押在药材市场上",小马的话道出产业转型的迫切。

站在2024年年中看市场,酸枣价格仍在低位徘徊,但对于坚守的药农来说,这个"野果子"承载着太多期待,就像太行山深处那棵百年酸枣树,无论市场如何风云变幻,每年秋天依然会挂满红彤彤的果实,或许正如老药农所说:"种地就像养孩子,涨跌都是命,但人还得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