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中药材名字大全图片大全图片大全图片!从人参到甘草,带你认全老祖宗的养生宝藏

一归堂 2025-05-07 科普健康 1605 0
A⁺AA⁻

最近总有网友在后台留言说"能不能整理一份中药材全名单?带图的那种!"今天咱们就来唠点实在的——把那些藏在药柜里、炖汤锅里、甚至武侠剧里的中草药挨个盘点清楚,别担心,全是大白话讲解,保准看完你能在中药铺子横着走!

【认药先识门,四大类别要分清】 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宝库实在太大,光《本草纲目》就收了1892种药材,不过别慌,记住这个分类口诀:"植物占八成,动物矿物两成新",就像去超市分生鲜区、干货区似的,中药材也分四类:

  1. 草木类(人参、当归、金银花)
  2. 动物类(鹿茸、蝉蜕、蜈蚣)
  3. 矿物类(朱砂、石膏、磁石)
  4. 菌藻类(灵芝、茯苓、昆布)

【厨房里藏着的中药大佬】 你以为中药材都锁在药匣子里?大错特错!你炖汤用的枸杞、泡水喝的菊花、煮粥放的陈皮,可都是正儿八经的中药,给你数几个厨房常客: • 生姜:不止去腥,还能发汗解表 • 大枣:煲汤标配,其实人家是补血高手 • 八角茴香:卤料王竟是温阳散寒的药材 • 丁香:火锅底料里藏着的"胃寒救星" 下次做饭时仔细看看调料包,说不定半数都是中药大队的"卧底"!

【药店C位出道的明星药材】 走进任何一家中药房,柜台最显眼的位置永远摆着几位"流量担当":

  1. 人参家族:野山参、园参、西洋参,补气界的"顶流天团"
  2. 灵芝兄妹:赤芝、紫芝、黑芝,仙草并非只有紫色款
  3. 三七兄弟:田七、人参三七,跌打损伤找它们准没错
  4. 枸杞三姐妹:红枸杞、黑枸杞、黄枸杞,明目抗衰各有神通 这些药材不仅药效能打,光是摆在桌上拍照都自带高级感,难怪养生博主们都爱晒

【名字迷惑行为大赏】 中药名绝对是语文考试的难点!来看看这些让人懵圈的命名: • 白头翁:不是白发老头,是治痢疾的毛茛科植物 • 王不留行:霸气名字背后是催奶通经的实力派 • 六月雪:和天气无关,其实是清热解毒的白马骨 • 冬虫夏草:冬天是虫夏天是草,自然界的神奇变身 最搞笑的是"蛇床子",总有人误会是蛇睡的床,其实是伞形科植物的果实...

【长得像却不同的冤家药材】 中药界也有"撞脸大赛",这些双胞胎要注意:

  1. 当归vs独活:一个补血润燥,一个祛风除湿
  2. 川贝vs浙贝:同属贝母家族,止咳效果却不同
  3. 黄芪vs红芪:颜色深浅差,补气侧重点各异
  4. 藏红花vs红花:前者是花蕊,后者是花瓣,价格差十倍 买药时千万擦亮眼睛,差之毫厘可能功效千里!

【中药界的扫地僧】 有些药材看着普通,却是隐藏高手: • 决明子:办公桌上的小零食,其实是清肝明目的猛将 • 荷叶:减肥人士的心头好,升清降浊有一手 • 桑叶:蚕宝宝的美食,也是疏散风热的良药 • 玉米须:煮茶当垃圾,利水消肿赛薏米 下次看到这些"熟悉的面孔",可别再说不认识啦!

【中药保存小课堂】 囤了药材却放坏?这几招学起来:

  1. 贵细药材(人参、虫草)密封冷藏
  2. 花类药材(菊花、金银花)避光干燥
  3. 动物药材(鹿茸、蛤蚧)防潮防虫
  4. 矿物药材(龙骨、龙齿)通风存放 记住口诀:"阴凉干燥忌串味,密封分装最到位"

【中药使用避坑指南】 最后划重点!这些坑千万别踩: × 盲目进补:人参虽好,高血压患者要绕道 × 过量服用:何首乌吃多可能伤肝,别学神农尝百草 × 随意配伍:十八反十九畏不是闹着玩,专业的事交给医师 × 追求野生:部分药材栽培比野生更安全(比如半夏)

篇幅有限,咱们只能先聊到这里,想要完整版中药材图鉴的朋友,可以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查《中华本草》,或者关注我的后续更新,记得收藏这篇干货,下次去药店可别再对着药匣子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