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籽,秋收千金药",这话放在咱们安国人身上最合适不过,作为千年药都,咱这儿的气候、水土就像老中医配的方子,天生就是种药材的料,今天咱就唠唠那些在安国长得欢实、卖得上价的中药材,都是实打实能让乡亲们增收的"金疙瘩"。
为啥安国药材格外香? 咱安国地处太行山东麓,四季分明,年均1300毫米的降水像给药材盖了层水润被,最妙的是昼夜温差大,白天晒足阳光攒养分,夜里降温慢释放,种出来的药材有效成分能比别处高出一截,您瞅瞅药王邳彤庙前那株千年何首乌,不就是最好的活广告?
五大"明星药材"种植经
-
菊花:药田里的"小太阳" 甭看菊花娇气,在咱安国可是"泼辣货",沙质壤土掺点腐熟饼肥,清明前后撒籽,霜降前开花正当时,关键得记着:现蕾期喷磷酸二氢钾,花冠将开未开时采收,这时候的杭菊、亳菊药效最佳,去年王庄老李家8亩胎菊,亩产200公斤,收购价每公斤45元,算算账本美滋滋。
-
丹参:地里长出的"红人参" 这药材专挑中性沙土,深翻40厘米施足农家肥,6月育苗,次年移栽,最怕积水烂根,老张头有个绝招:套种玉米当遮阳伞,丹参根条粗得像小儿臂,如今丹参酮胶囊厂遍地开花,鲜货收购价飙到18块一斤,种好了比种小麦强三倍。
-
防风:沙土地里的"金钟罩"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防风播种也得赶这时候,耐旱耐瘠薄,荒坡地都能活,但要想卖相好,还得施牛羊粪,关键要趁冬季茎叶枯黄时采挖,这时候药效最浓,东村合作社去年300吨防风直供同仁堂,订单农业心里踏实。
-
紫苏:灶台上的"万能药" 这玩意好伺候,房前屋后撂荒地都能种,5月撒籽,7月就能摘叶子,重点在打顶促分枝,追两次氮肥,新鲜紫苏叶现在餐馆抢着要,晒干的每公斤22元不愁卖,去年赵姐家半亩地,光紫苏籽就收了80斤,换台新电视绰绰有余。
-
射干:懒人致富的"铁杆庄稼" 这草两年收成,种完基本不用管,耐旱抗虫,连农药钱都省了,关键是市场缺口大,陈货库存见底,价格从18块涨到35块,西街刘大哥10亩射干,今年净挣20万,新盖的小洋楼都快封顶了。
种药材的门道学问 要我说,种药材就像养孩子,得摸透脾气,比如知母喜阴要间作,板蓝根怕涝得开沟,现在政策也给力,市里补贴30%种苗钱,还给技术员驻村指导,最关键的是销路,药博会、电商平台两头堵,鲜货当天就能发冷链车。
避坑指南记心上 新手千万别跟风种"网红药材",当归在云南是宝,在咱这儿水土不服,还有那些包回收的骗局,合同里净是猫腻,建议先小面积试种,参加农技站的培训,跟着老把式学真本事,好药材都是用心养出来的,急功近利准吃亏。
眼瞅着秋播时节到了,乡亲们要是有心试试,现在正是好时候,建议先找农业农村局领补贴政策,再去药材市场摸摸行情,咱安国这块宝地,只要肯下力气,药材地里真能刨出金元宝!下月镇里组织种植大户去亳州考察,有想法的赶紧报名,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