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厨房里的中药种子,养生高手都在用

一归堂 2025-05-07 科普健康 1603 0
A⁺AA⁻

最近总听街坊们念叨"年纪大了得养生",可真要说起养生,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泡枸杞、喝黄芪,其实咱们厨房里就藏着不少"中药种子",这些看似普通的食材,早在《本草纲目》里就被李时珍划重点了,今天咱就来聊聊这些既能当饭吃又能治病的"双面选手",保准让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决明子:熬夜党的护眼神器

上次去中药铺抓酸枣仁,发现隔壁阿姨的药单上写着"决明子10克",这黑褐色的小颗粒看着眼熟,仔细一想——不就是奶茶店里那个"芦荟决明子"的配料吗?原来这小家伙不光能解渴,还是护眼专家。

老中医说这决明子性微寒,特别适合天天盯电脑的上班族,我试过每天抓一把泡水喝,两周下来眼睛干涩确实好了不少,不过要提醒大家,这种子泡水会"变色",刚开始是淡黄色,放久了变深褐,可不是变质哦。

最绝的是它能双向调节血压,邻居王大爷高压160喝了半个月,居然降到140,不过低血压的朋友可得悠着点,这就像给气球撒气,本来气不足再撒可就瘪了,建议搭配点枸杞中和寒性,喝着不伤胃。

薏苡仁:湿气重的救星

前阵子梅雨季节,我浑身黏糊糊像裹了层保鲜膜,老妈翻出柜子里的薏米,非让我每天煮粥喝,刚开始觉得寡淡无味,谁知道连喝一周,厕所跑得勤了,舌头上的齿痕都淡了——这不就是祛湿见效了吗?

药膳馆老板教我个窍门:炒薏米,铁锅干炒到微黄,寒性就去了大半,现在我家常年备着两罐,一罐生薏米夏天煮水,一罐炒薏米冬天炖汤,不过孕妇可得小心,这籽儿虽小却有滑利之性,当年同事孕期喝多差点闹肚子。

最近还发现个新吃法:把薏米磨粉掺在面粉里烙饼,既能当早餐又不浪费,不过要现磨现用,放久了容易哈喇味,记得配点红糖桂花酱,不然真像啃纸板。

莱菔子:消化不良的清道夫

有次在药店看见白色椭圆形的种子,标签上写着"萝卜籽",抓了一把尝,辛辣味冲得直呛鼻子,店员说这就是古书里说的"莱菔子",专治吃撑了不消化。

去年春节聚餐吃多了,肚子胀得像皮球,我妈煮了碗莱菔子水,喝下去没半小时就听到"咕噜咕噜"排气声,不过这味道实在够劲,建议加两片生姜中和辣味,要是嫌麻烦,直接买中成药"保和丸",主要成分就是它。

但要说清楚,这籽儿只对付实证便秘(就是那种干硬难下的),若是气血虚的便秘,越吃越糟,就像给快没油的车子猛踩油门,反而耗得更快。

芡实:夜尿多的福音

超市买的"鸡头米"其实就是芡实,这带个小尖角的圆胖子,可是补肾固精的高手,我奶奶八十岁了还每天抓一把煮粥,她说晚上起夜次数少了,睡眠质量都提高。

不过芡实有点"脾气",生用利湿,炒过补脾,上次我自己尝试炒制,结果火候过了变成焦黑色,只能扔了,建议直接买现成的炒芡实,打粉冲饮最方便,但要注意,这东西淀粉含量高,糖尿病人可不能当饭吃。

最近流行用它代替藕粉,加点冰糖桂花,确实有种小时候吃的甜羹味道,不过别被甜味骗了,每天超过50克容易便秘,毕竟人家本来就是用来止泻的。

菟丝子:男人的加油站

中药柜角落的老古董,黑乎乎的像蚂蚁卵,老中医说这是"肾气丸"里的主将,专门对付腰膝酸软,有个快递小哥长期喝菟丝子酒,现在爬楼梯都不喘了。

但这玩意儿得严格遵医嘱,前几年有个哥们自行泡酒,结果喝得流鼻血——补过头了,就像给手机充电,2%电量直接怼快充容易烧主板,建议搭配枸杞、杜仲,每周最多喝三次。

辨别真假有个笨办法:真品用开水浸泡会吐丝,假的要么是染色的,要么泡完还是铁板一块,某宝9.9包邮的要多留个心眼,毕竟便宜没好货。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