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街坊邻居聊养生,有人天天泡枸杞说补肾,有人炖汤必放黄芪,还有朋友把当归当零食嚼,作为研究中医养生多年的从业者,今天咱们就来唠唠关于保健中药的那些事儿,其实只要用对方法,常见的中药材就能帮我们调理身体,但要是瞎折腾可能适得其反。
【这些保健中药你用对了吗?】 先说说大家最熟悉的枸杞子,这小红果子确实是个好东西,《本草纲目》里都说它"滋肾润肺",但很多人不知道,枸杞子泡水时水温别超过80度,直接用开水泡会破坏营养成分,正确做法是温水冲泡,连果肉一起吃下去才有效,那些成天拿保温杯泡枸杞的兄弟注意了,泡久的枸杞别扔,直接嚼着吃更好吸收。
再说说黄芪,这味"补气高手"可不适合所有人,有次看诊遇到个小伙子,听说黄芪好就天天煮水喝,结果喝出满脸冒痘,黄芪性温,适合气虚乏力的人,像容易感冒、爬楼梯喘气的体质,但阴虚火旺、爱长痘的朋友要慎用,搞不好越补越上火。
当归这味"妇科圣药"现在也被开发成各种甜品,什么当归蛋、当归奶茶,其实当归最适合血虚的人,比如女性经期后面色苍白、手脚冰凉,但湿热体质的人吃了容易口干舌燥,最好搭配清热的食材中和。
【保健中药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贵的就是好的,老有人追着买野生人参、虫草,其实普通人日常保健用党参、山药效果就很好,就像补气,十块钱的党参和上万的野山参效果差不了多少,关键看会不会搭配。
越多越好,见过有人炖汤放七八种药材,结果喝出肠胃不适,中药讲究配伍,一般3-4种搭配最合适,比如经典的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就是经典搭配范例。
长期吃不停,再好的东西天天吃也会出问题,比如阿胶糕滋阴养血,但脾胃虚弱的人吃多了会消化不良,建议每周吃3-4次,给身体留点消化调整的时间。
【聪明人的中药保健法】 分享几个实用的小配方:
- 熬夜救星茶:菊花5朵+枸杞10粒+决明子5克,特别适合盯电脑的手机族,缓解眼干涩效果杠杠的。
- 空调房必备饮:生姜3片+红枣3颗+陈皮1块,煮水喝驱寒暖胃,特别适合办公室久坐的上班族。
- 女生生理期汤:当归头10克+红糖20克+鸡蛋1个,补血暖宫但经量多的时候别喝。
【不同体质这样选】 痰湿体质(舌苔厚腻):适合茯苓、薏苡仁、荷叶,煮粥煲汤都能祛湿。 阳虚体质(怕冷手脚凉):肉桂、干姜、巴戟天,炖羊肉汤最合适不过。 气郁体质(爱叹气胸闷):玫瑰花、茉莉花、佛手片,泡茶喝能疏肝解郁。
最后提醒一句,中药保健讲究"中病即止",感觉身体状态改善了就要停一停,给身体自我调节的空间,特别是孕妇、慢性病患者,最好先咨询中医师再服用,记住咱们保健的目的是防未病,不是把中药当饭吃,下回再看到朋友圈疯抢某种"神药",可要多个心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