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价格行情,暴涨还是暴跌?2023年中药材市场暗流涌动!

一归堂 2025-05-07 科普健康 1605 0
A⁺AA⁻

"老板,黄芪怎么又涨价了?"上周去中药房抓药,店员一句话让我倒吸凉气——短短半年时间,常用中药材价格普遍涨了三成,有些品种甚至翻倍!这年头,连喝中药都要掂量掂量钱包了。

要说这波中药行情,还得从今年春天说起,记得四月份跑安徽亳州药材市场时,老陈家的当归铺子前还冷冷清清,谁想到入夏后价格就像坐火箭,现在去市场转悠,满耳朵都是"囤货""炒家""断货"这些敏感词,连快递小哥都能跟你聊两句三七期货。

先看最扎心的几大涨价王: 三七从去年年底的每公斤200元飙到450元,云南产地的种植户老李跟我吐槽:"旱灾加虫害,我家三亩七叶花有两亩绝收,剩下的还没来得及挖就被药贩子订走了。"这种补血明星药材,现在药店里动辄上千元一盒的中成药,成本怕是占了大头。

再说说人参,长白山五年参从每斤800元涨到1600元,东北的老赵叔种了三十年参,今年却不敢轻易出手:"去年霜冻毁了一半参田,现在市场上都是前几年的存货,新货要等到冬至才能见着。"更让人揪心的是,韩国客商带着现金蹲守口岸,把边贸区的红参价格炒高了四成。

连翘这味清热解毒的常用药更离谱,河南产区遭遇冰雹灾害,青翘价格从35元/公斤直接蹦到90元,我邻居张大夫说,现在开方都得掂量着用,原本三钱的剂量悄悄减到二钱,"不是不想治病,实在是药材太金贵"。

这波疯涨背后藏着三把火: 第一把火是天灾,南方暴雨洪涝冲垮了广西的八角基地,北方春旱让内蒙的黄芪减产三成,就像菜市场白菜被水淹了会涨价,中药材遇上极端天气更是雪上加霜。

第二把火是游资炒作,听说某资本大鳄盯上了中药材期货,联合药商大量囤积太子参、麦冬这些中小品种,就像炒房团扫楼似的,几个月时间就把库存吃干抹净,散户们只能眼巴巴看着价格往上蹿。

第三把火是政策东风,国家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刚落地,各地药企忙着扩产能,贵州某制药厂采购经理私下透露:"现在拿钱都买不到足量的艾草,供应商坐地起价,我们生产线都快断粮了。"

不过别慌,聪明人都在找替代方案,湖北的茯苓价格倒是稳中有降,因为当地政府扶持种植户扩大了产量,广东新会的陈皮今年迎来丰收季,价格比去年低了15%,懂行的中医现在开方都会搭配着来,既能保证疗效又能控制成本。

对于普通老百姓,这里有几个实在建议:

  1. 秋冬进补别扎堆,阿胶、鹿茸这些贵族药材等明年开春再买,现在正是价格高位期。
  2. 认准道地药材替代品,比如山西党参和甘肃当归功效相近,价格却差着几十块。
  3. 关注医院代煎服务,自己买药材贵还麻烦,医院批量采购反而划算。
  4. 学学古人养生法,枸杞菊花茶、山药粥这些平价食补方子,效果不比名贵药材差。

最近听说国家药监局要出手整治恶意囤积,商务部也在协调建立中药材储备库,估计明年上半年这波疯涨该退烧了,毕竟药材不是股票,过度炒作最终受害的还是看病吃药的老百姓,咱们且看这场"药市风云"怎么收场吧!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