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喷嚏声让人心烦意乱,隔壁工位的小王顶着通红的鼻子边喝热水边吐槽:"这感冒药吃着管用,但总感觉身子发虚。"我看着他保温杯里浮浮沉沉的茶叶,突然想起老中医爷爷常说的那句话:"是药三分毒,不如喝点连翘茶。"
要说这连翘啊,可是藏在中药柜里的宝藏,记得小时候在爷爷的中药铺子玩,总被那些褐色的药包吓退,唯独装连翘的纸包泛着青黄色,凑近闻还有股淡淡的草木香,爷爷说这果子是"疮家圣药",专治各种红肿热痛,当时不懂,现在想来这不就是天然抗生素嘛。
前阵子闺蜜脸上爆痘,天天涂药膏见效却慢,我翻出妈妈寄来的连翘干花,抓了两勺给她泡茶,刚开始她嫌苦捏着鼻子喝,没想到三天后那些红疙瘩真就消下去了,其实古人早就摸透了连翘的脾气,《神农本草经》里把它列为上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更是详细记载了它"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本事。
现在的药店里,含连翘的中成药可不少,像家里常备的银翘片、双黄连口服液,仔细看成分表准能找到它,不过要我说,最直接的用法还是泡水喝,抓一小把干连翘,沸水冲泡焖五分钟,喝起来微苦回甘,特别适合春天上火喉咙痛的时候喝,要是嫌味道冲,加两粒冰糖或者配点菊花,立马变得清润可口。
去年流感高发期,我特意托老家亲戚买了五斤带壳的连翘,回来自己动手剥壳晒干,发现这过程还挺治愈,青褐色的外壳掰开后露出金黄的果实,在阳光下泛着蜜糖般的光泽,晾晒时满院子都是清新的草本香,邻居还以为我在烘制新式花茶。
现代研究倒是给这古老药材找了科学依据,听说连翘里含有的连翘苷能抑制多种病菌,挥发油成分还有抗炎作用,有次看健康节目,专家举着显微镜图片讲解:连翘提取物遇到流感病毒,就像派了成千上万个微型卫士,把病毒团团围住消灭干净。
不过再好的东西也得讲究用法,有次陪妈妈去中医院,看见医生叮嘱心衰患者忌用连翘,原来这药材性寒,体质虚寒的人要慎用,倒是实热证候特别合适,像年轻人熬夜长的痘痘、吃火锅烫出的水泡,用连翘煮水冷敷效果立竿见影。
最近我还解锁了连翘的新吃法,周末炖鸡汤时丢进去十几颗,汤头立刻变得清亮不油腻,查了资料才知道,连翘不仅能去火,还能解食物中毒,难怪以前农村办酒席,总能看到灶台边放着一筐连翘果。
要说最有趣的还是连翘的"社交属性",上个月参加养生沙龙,发现都市白领们流行"连翘下午茶",把晒干的连翘花跟洛神花、乌梅一起煮,酸甜适口还能清肺火,看着玻璃壶里渐变的琥珀色茶汤,突然觉得中草药也可以很时尚。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有次帮同事代购,对方妈妈喝了连翘茶拉肚子,后来才明白,这药材就像性格直爽的北方姑娘,虽然热心帮忙祛火,但说话做事不留情面,所以服用时最好先咨询医师,特别是长期服药或者孕妇更要谨慎。
现在每次路过中药房,总会不自觉多看两眼那些青黄色的连翘,想起爷爷说过的话:"好药材要应季采收,就像做人要把握时机。"或许正是这份顺应天时的特质,让连翘在现代化学药泛滥的今天,依然保持着它独特的生命力,下次换季感冒,不妨试试这杯两千年历史的"中药咖啡",说不定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