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忽冷忽热,隔壁王大爷又犯老毛病了,每天凌晨都能听见他"吭哧吭哧"的咳嗽声,震得楼道里都回荡着回声,这场景让我想起去年陪老妈看中医的经历,老大夫摸着脉说:"气管炎不是嗓子疼那么简单,是肺在求救呢!"
要说这气管炎啊,可真是个磨人的小妖精,西药吃着见效快,但总感觉治标不治本,后来跟中医院退休的张伯伯聊天才知道,老祖宗留下的药方里藏着大智慧,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那些年试过的有效中药方子,都是实打实的干货。
【鱼腥草:呼吸道清道夫】 第一次见鱼腥草是在菜市场,摊主捏着叶子搓碎,那股腥味差点没把我熏晕,谁想到这玩意儿竟是治气管炎的高手?张伯伯说它就像呼吸道的清洁工,能把痰液、炎症统统扫出门,新鲜鱼腥草煮水当茶喝,头两天可能会咳得更勤,那是身体在排淤呢,要是嫌味道冲,加颗冰糖就妥了,连着喝一周,喉咙里那种黏糊糊的感觉真能减轻不少。
【罗汉果:润肺小金瓜】 上次感冒后总感觉胸口堵得慌,同事塞给我个丑萌丑萌的罗汉果,这果子泡水后甜味很特别,像是甘蔗混着蜂蜜的清香,老中医说它专治"燥咳",特别是秋天暖气房里待久了,嗓子眼像卡了鱼刺似的痒,我试了半个月,发现早起刷牙时不再恶心干呕了,原来这是肺里的"火气"消下去了,不过要挑表皮毛茸茸的,那种才是正经晒干的,机器烘干的可没这效果。
【桔梗+紫菀:黄金搭档】 这俩药材组CP简直绝了!桔梗像根吸管,能把深藏在肺褶里的痰吸出来;紫菀则是温柔的安抚者,给发炎的气管敷上凉凉的药膏,记得要选切片的,每天抓一小把煮汤,汤汁带着点草木香,我妈当年咳得整宿睡不着,喝了三天就能躺平睡整觉了,不过孕妇可得小心,这俩家伙活血太猛,容易惊动胎气。
【浙贝母:消炎灭火器】 别小看这灰扑扑的鳞片,人家可是天然抗生素,有次上火咳得撕心裂肺,含了片浙贝母粉,那股子清凉直冲天灵盖,半小时就不呛嗓子了,但要记住得是浙江产的正宗货,外地贝母就跟塑料一样没脾气,最妙的是它能把黄痰变白痰,看着痰盂里颜色变浅,就知道炎症在撤退。
【前胡:气管疏通剂】 这味药最适合半夜咳醒的人,前胡煮的水有种淡淡的芹菜香,喝完胸骨中间就像涂了层润滑油,以前总感觉吸气时胸口发紧,喝这个三天,呼吸都变得轻快了,不过它性子偏凉,得搭着姜片煮,不然寒气重的人选错时间喝,反而可能拉肚子。
说了这么多,肯定有人要问:"这些草药不会相克吧?"实话告诉你,我刚开始也纠结,后来才明白,中药讲究君臣佐使,单喝某一种可能效果平平,但科学搭配就能1+1>2,比如痰多配鱼腥草+陈皮,干咳加沙参玉竹,发烧就添柴胡薄荷,不过保险起见,还是找靠谱中医把过脉再抓药,毕竟每个人体质不一样。
最后唠叨一句:别把这些当仙丹,气管炎三分治七分养,抽烟的赶紧戒,雾霾天戴好口罩,秋冬季多喝温热粥,我二叔当年不信邪,结果拖成慢性支气管炎,现在爬三楼都喘得像拉风箱,治病这事,还真不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