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村头那片荒地上,每到夏天就铺满红彤彤的小果子,看着像草莓却只有指甲盖大小,老辈人管这叫"蛇莓",别看它长在田埂边不起眼,这可是本草纲目里正儿八经记载的中药材,最近总有人问我这野果子能不能吃,今儿就跟大伙唠唠这味"接地气"的中药——蛇莓。
蛇莓到底是啥? 这红果子在南方田间地头最常见,藤蔓匍匐在地上,叶子像星星似的带锯齿,懂行的老中医见到它眼睛发亮,不懂行的只当是野草,其实它正经叫"蛇莓",跟草莓同属蔷薇科,不过人家是爬着长的"土灵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写着:"蛇莓,敷疮神效,汁水可解热毒",可见古人早就摸清了它的脾气。
祛火解毒有一手 前阵子邻居家小孩满嘴起泡,老太太揪了几颗蛇莓捣碎敷在嘴角,没两天就好了,这红果子性寒味酸,就像随身携带的灭火器,上火喉咙痛时摘几颗嚼碎含着,比含片还管用,村里人被蜜蜂蛰了,随手掐把叶子揉出汁涂上,立马就不肿了,不过要说清楚,这野果子只能外用或少量内服,当水果吃可不行。
老祖宗的偏门用法 老一辈传下来不少土方子:咳嗽痰黄时,拿它煮水加冰糖,喝两次就能压下去;小孩子长痱子,捣烂敷在红疙瘩上,凉丝丝的特别舒服,最绝的是治毒疮,新鲜蛇莓捣成泥,掺点盐巴敷在溃烂处,脓水自己就排干净了,但这些土方法得慎用,现在人体质复杂,最好问过大夫再试。
采收也有讲究 清明前后正是采收好时节,这时候果子刚红透,药效最足,要挑那种饱满光亮的,发白或者软塌塌的千万别摘,记住一定要连根带叶收些,叶子晒干能泡茶,根须炖汤能去湿气,不过城里朋友别瞎采,公园绿化带可能打过农药,真要入药还是去正规药店买炮制过的。
千万别踩这些坑 虽说是中药,但蛇莓全株都有微毒,特别是种子含有类似氢氰酸的物质,前几年就有报道说有人拿它泡酒喝中毒了,所以千万记住:鲜果只能外用,煮水要撇掉浮沫,孕妇和体寒的人碰都别碰,现在有些养生号吹嘘它能抗癌,那都是没影的事,咱可别信那些邪乎的。
现代研究怎么说 医院化验室数据显示,这红果子含有鞣质、酚类化合物,确实有抗菌消炎的作用,不过有意思的是,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特别好,这也是为啥民间常用来治皮肤感染,但要说它能替代抗生素,那还真没这本事,顶多算个天然辅助治疗。
厨房里的妙用 没想到这野果子还能入菜?去年去贵州出差,当地餐馆有道"凉拌蛇莓",酸溜溜的特别开胃,其实更适合做成果酱抹面包,加点冰糖熬煮后酸味温和,比外面买的果酱还健康,不过要提醒一句,做之前一定用清水泡两小时,把表面的农药残留和虫卵泡干净。
真假蛇莓要分清 市场上有人拿野草莓冒充,区别主要看三点:蛇莓花瓣是黄色单层,野草莓是白色多层;蛇莓果实空心,野草莓实心;最关键的是蛇莓断茎会流出白色乳汁,这是它的防伪标记,要是看见红得发亮的"蛇莓",八成是染色的假货,千万别买。
储存有妙招 新鲜采的蛇莓搁不住,教大家个土方法:铺在竹匾里晒到七成干,装进玻璃罐密封,能存小半年,要是临时用不完,拿蜂蜜泡着冷藏,随取随用,不过最保险的还是做成药材饮片,找专业机构烘干处理,这样药效保存得最完整。
最后的忠告 虽然蛇莓好处不少,但终究是药性寒凉的野药,现在人普遍湿气重、脾胃虚,乱吃反而伤身,建议当成应急药物备用,真要调理身子还得找正规中医开方,下次在郊外看见这红彤彤的小果子,可别当野草错过了,但怎么用、用多少,还是要听听大夫的话,毕竟老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这田间的"祛火高手"也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