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我总感觉手指关节隐隐作痛,尤其是阴雨天更是难受,邻居王奶奶看我揉手,神秘兮兮地端出个黑褐色的茶壶:"试试这个,老辈人管这叫'桑枝茶'。"没想到连喝半个月,居然真有改善!这才让我对这个随处可见的桑树枝条刮目相看。
藏在路边的"风湿克星" 要说桑枝最出名的功效,当属对付风湿骨痛,中医认为它性平味甘,能像小扫帚一样把关节里的风邪湿气清扫干净,记得去年梅雨季,我家对门陈叔的膝盖肿得像馒头,医生开的药方里就有桑枝,他每天用20克桑枝煮水熏洗,配合内服中药,不出半月就能拄拐出门遛弯了。
现在科学也发现,桑枝含有桑辛素、黄酮类物质,就像天然消炎药,市中医院做过实验,用桑枝提取物给关节炎小鼠做治疗,结果红肿消退速度比对照组快一倍,难怪民间流传"桑枝泡酒,关节无忧"的说法,很多老师傅都会在50度白酒里泡桑枝,每天抹两下酸痛部位。
高血压患者的天然助手 特别让人惊喜的是,这不起眼的枝条还是"隐形血压计",中医典籍记载桑枝有平肝阳的作用,现在研究发现它含有的芸香苷能扩张血管,我同事张姐就是实例,她坚持用桑枝、钩藤各15克煮水代茶饮,三个月下来血压从160降到140,连降压药都减量了。
这里有个实用土方:取新鲜桑枝30克(干品减半)切碎,加玉米须15克,沸水焖泡20分钟,这个配搭既能利尿消肿,又能软化血管,特别适合下肢浮肿的高血压患者,不过要注意,体质偏寒的人最好加点生姜平衡寒性。
给肝脏减负的"清洁工" 现代人应酬多,肝脏负担重,桑枝倒是个温和的保护伞,它含有的维生素C和鞣质,就像给肝脏穿上防弹衣,我表弟经常熬夜喝酒,老中医给他开方子时总不忘加桑枝,后来他自己改良了个护肝茶:桑枝10克+蒲公英5克+枸杞8粒,每天一剂,现在体检转氨酶指标正常多了。
女士们不知道的美容秘密 女同事们最近都在传桑枝粉面膜的配方,原来桑枝里的抗氧化成分能对抗自由基,15克桑枝粉混着蜂蜜调匀,每周敷两次,据说能淡化色斑,我自己试了一个月,虽然没变成剥壳鸡蛋,但肤色确实均匀了些,更有巧思的女生用来煮桑枝水泡澡,说是能缓解湿疹,连后背的痘痘都少长了。
糖尿病人的辅助食疗方 隔壁刘大爷自从得了糖尿病,就开始用桑枝煮水擦脚,他说这是跟老中医学的,桑枝水不仅能预防足部溃疡,还能改善神经麻木,具体方法挺简单:50克桑枝加水煮沸后晾温,每晚浸泡双脚20分钟,现在他穿鞋再也没喊过脚疼,血糖控制也比之前平稳。
意想不到的食用禁忌 虽说桑枝好处多,但可不是人人都适合,孕妇要避开,它活血通络可能引起胎动;拉肚子的人也别碰,毕竟性寒容易加重症状,还有人用桑枝煮水治咳嗽,结果越喝越糟,原来是把桑枝和桑白皮搞混了——前者偏补,后者泻肺,千万要分清。
居家使用小窍门 保存桑枝大有学问,新鲜枝条要阴干防霉,晒得太猛会挥发有效成分,我试过把桑枝剪成寸段,用铁锅小火炒到微黄,密封罐存半年都没问题,平时泡茶的话,搭配不同材料效果翻倍:加菊花明目,配黄芪补气,搭丹参护心,真是百搭小能手。
古今智慧的碰撞 考古发现汉代就有桑枝入药的记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专门提到它"利关节,行津液",现在药店卖的桑枝颗粒,提取技术让有效成分浓度提升三倍,不过老中医提醒,煎药时要后下,久煮反而破坏药性,这点西医药片可做不到。
看着小区里修剪下来的桑枝,再也不敢当作柴火烧了,这看似普通的树枝,竟藏着千年养生智慧,不过再好的东西也要适度,我邻居过量喝桑枝茶导致腹泻,就是前车之鉴,下次见到桑树,可别只会摘叶子养蚕,记得留几根枝条晒干备用,说不定哪天就派上大用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