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理头晕,这些古方让你头不晕眼不花

一归堂 2025-05-07 科普健康 1602 0
A⁺AA⁻

最近总听朋友说"转个身就天旋地转",刷手机久了起来眼前发黑,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大毛病,其实这些小毛病在中医眼里都有讲究,今天就跟大家唠唠老祖宗留下的止晕妙招。

头晕不是病,晕起来真要命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熬夜加班是常态,30岁的小王就跟我说,每次加班到深夜,站起来那刻就像坐海盗船,胃里翻江倒海,这种眩晕西医叫"耳石症",中医却能分出好几种类型,有人是气血不足站起发黑,有人是肝火旺导致头胀,还有人是痰湿重引起的昏沉。

厨房里的止晕良方 别以为中药都得煎汤喝,我奶奶就常说"厨房治百病",上个月邻居张婶眩晕发作,我让她煮了碗芹菜红枣汤,新鲜芹菜半斤切段,红枣10颗去核,加水煮沸后小火炖20分钟,这红配绿的汤看着清爽,喝下去既能平肝又能补血,特别适合那些爱着急上火的高血压患者。

祖传止晕三剑客

  1. 天麻钩藤饮(肝阳上亢型) 这类人最明显特征是发脾气时头晕加重,太阳穴蹦蹦跳,药店买天麻10克、钩藤15克,加少量枸杞子煮水,天麻像小土豆片,煮出来的茶带着草药香,我同事李姐坚持喝了两周,原本动不动就脸红脖子粗的毛病改善不少。

  2. 半夏白术天麻汤(痰湿型) 这类人舌苔厚腻,总感觉脑袋裹着湿毛巾,菜市场买块鲜姜,配上炒白术15克、茯苓20克,再加天麻粉5克,煮法简单,所有材料放砂锅焖40分钟,我们小区王老师常年喝这个,现在爬楼梯都不喘了。

  3. 八珍汤加减(气血两虚型) 很多女性产后头晕属于这种,当归、川芎各10克,黄芪20克,党参15克,这几味药听着普通,却是千年补气养血方,记得加几颗红枣中和药性,每周喝两次,脸色慢慢就有红晕了。

穴位按摩胜过吃药 去年我带老妈去中医院,老大夫教了个手法:用拇指按压风池穴(后脖颈凹陷处),顺时针揉36圈,再配合太阳穴轻按,每天早晚各一次,特别适合久坐办公室的白领,公司前台小妹按了半个月,说午休后起身再也不晕了。

生活细节藏着大智慧

  1. 起床分三步走:醒了先躺2分钟,再坐床边蹬腿30秒,最后慢慢站起
  2. 看手机每半小时做"仙鹤点头":下巴写"米"字活动颈椎
  3. 枕头里塞决明子+菊花,既能明目又能缓解头晕

这些坑千万别踩 × 盲目进补:人参虽好,湿热体质越吃越晕 × 信偏方:生吞活蝎子、喝蟾蜍汤这些土方害人不浅 × 混合西药:降压药和天麻同时吃可能血压降太低

上周同学聚会遇到多年不见的老赵,他说自从按我说的法子调理,三个月没请过病假了,其实中药止晕不神秘,关键要辨清体质,建议大家找个靠谱中医师把脉,别自己瞎琢磨,毕竟老祖宗留下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