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东简介
麦东,即麦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是常见的中药材,其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等功效,常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症,在市场上,麦东的需求量较大,种植前景较为可观。
适合当地人的种植环境
(一)气候条件
麦东喜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的气候环境,宜稍荫蔽,在强烈阳光下,叶片发黄,对生长发育不利,当地年平均气温在16 - 18℃,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的地区较为适宜种植,夏季气温过高时,需适当遮荫降温;冬季最低气温不低于 -5℃,麦东可安全越冬。
(二)土壤要求
麦东宜种植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土壤酸碱度以微酸性至中性为宜,过于黏重、低洼易积水的土壤不宜种植,种植前,需对土壤进行深耕细耙,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2000 - 3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
种植技术
(一)选种与繁殖
- 选种: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种株,在收获麦东时,选取块根发达、颜色鲜亮的作为种用。
- 繁殖方式:主要采用分株繁殖,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进行,将母株挖出,抖去泥土,用刀将块根从根茎上切下,分成单株,剪去残留须根和部分叶片,留叶长约5 - 7厘米。
(二)种植方法
- 整地作畦:将土地整细耙平,做成宽1.2 - 1.5米的高畦,畦沟宽30厘米,深20厘米,以利排水。
- 栽种:在畦面上按行距15 - 20厘米开沟,沟深5 - 6厘米,将处理好的种苗按株距8 - 10厘米放入沟内,覆土压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浇足定根水。
(三)田间管理
- 中耕除草:麦东生长期间,要及时中耕除草,保持田间无杂草,一般在栽后半个月左右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以后每隔1 - 2个月进行一次,中耕时宜浅锄,避免伤根。
- 追肥:麦东生长需肥量大,一般每年追肥3 - 4次,第一次在7月,每亩施入稀薄人畜粪水1500 - 2000公斤;第二次在8月,每亩施入人畜粪水2000 - 2500公斤,加过磷酸钙15 - 20公斤;第三次在11月,每亩施入厩肥或堆肥1500 - 2000公斤,加饼肥50公斤。
- 灌溉排水:麦东喜湿润环境,但怕积水,在干旱季节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田间积水导致烂根。
- 遮荫:在夏季高温时,可在麦东行间套种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为麦东遮荫降温。
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
- 根结线虫病:主要危害根部,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结,防治方法:实行轮作,选用无病种苗,在种植前用杀线虫剂处理土壤。
- 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并融合成大斑,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病叶,集中烧毁;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 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 - 10天喷一次,连续喷2 - 3次。
(二)虫害
- 蛴螬:主要咬食麦东的块根,防治方法: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灌根,或在田间撒施毒饵诱杀。
- 蚜虫:主要吸食麦东叶片的汁液,导致叶片发黄卷曲,防治方法: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 - 2000倍液喷雾防治。
采收与加工
(一)采收
麦东一般在栽后第二年的4 - 5月收获,当麦东地上部分枯萎时,选择晴天,用锄头将麦东全株挖出,抖去泥土。
(二)加工
将挖出的麦东块根洗净,放在晒场上暴晒3 - 4天,待块根表皮有皱纹时,用手轻轻揉搓,使根皮与须根脱落,然后再晒3 - 4天,如此反复揉搓2 - 3次,直至除去须根为止,最后将干净的麦东块根放在通风干燥处晾干或烘干即可。
中药麦东种植FAQ常见问题大全
问:麦东种植多久可以收获? 答:麦东一般在栽后第二年的4 - 5月收获,但具体的收获时间还会受到种植地区的气候条件、种植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如果管理得当,生长环境适宜,也可能提前达到收获标准;反之,如果生长过程中遇到不良因素,收获时间可能会推迟。
问:麦东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施肥要点? 答:麦东生长需肥量大,一般每年追肥3 - 4次,第一次在7月,以稀薄人畜粪水为主,为麦东生长提供氮元素等养分,促进植株生长;第二次在8月,除了人畜粪水外,要加入过磷酸钙,此时麦东生长旺盛,需要磷元素促进根系发育和块根形成;第三次在11月,施入厩肥或堆肥加饼肥,厩肥和堆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饼肥能提供长效的养分,为麦东越冬和来年生长打下基础,施肥时要注意控制用量,避免施肥过多造成烧根,同时要结合浇水,使肥料更好地被吸收。
问:麦东种植时如何进行遮荫? 答:在夏季高温时,麦东需要遮荫降温,常见的遮荫方法是在麦东行间套种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高秆作物可以为麦东遮挡部分阳光,降低田间温度,也可以搭建遮阳网进行遮荫,遮阳网的透光率可根据麦东生长需求进行选择,一般透光率在30% - 50%较为适宜,搭建遮阳网时要注意高度适中,避免影响麦东的通风和管理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