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药膳常用中药全解析

一归堂 2025-04-11 科普健康 4870 0
A⁺AA⁻

在传统中医药文化中,药膳是将药物与食物相结合,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制作药膳常用的中药。

常见制作药膳的中药介绍

补气类

  • 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等功效,在药膳中,人参可以与鸡、鸭等一起炖煮,如人参乌鸡汤,能起到很好的滋补作用,但人参性温,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
  •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等功效,常与排骨、红枣等搭配,制作黄芪红枣排骨汤,适合气虚乏力、自汗等人群,黄芪一般无明显副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内停等人群不宜服用。
  • 党参:能健脾益肺、养血生津,党参味道相对平和,常与山药、粳米等一起熬粥,如党参山药粥,适合脾胃虚弱者,党参不良反应较少,但实证、热证禁服。

补血类

  • 当归: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作用,当归与羊肉一起炖煮,制成当归生姜羊肉汤,是经典的补血药膳,适合血虚、月经不调等人群,湿盛中满、大便溏泄者忌服。
  • 熟地黄:能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常与排骨、黑豆等搭配制作药膳,如熟地黑豆排骨汤,对肝肾阴虚、腰膝酸软等有一定调理作用,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腹满便溏者忌服。
  • 阿胶:具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的功效,可将阿胶烊化后加入糯米粥中,制成阿胶粥,能补血养颜,脾胃虚弱者慎用。

滋阴类

  •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显著,可直接嚼食,也可与菊花、粳米等一起制作药膳,如枸杞菊花粥,适合肝肾阴虚、目昏不明者,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
  • 百合: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常与莲子、银耳等一起熬制成百合莲子银耳汤,适合肺燥咳嗽、失眠多梦等人群,风寒咳嗽、中寒便溏者忌服。
  • 麦冬: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可与沙参、玉竹等一起制作麦冬沙参玉竹汤,适合阴虚肺燥、咽干口渴者,虚寒泄泻、湿浊中阻、风寒或寒痰咳嗽者忌服。

温阳类

  • 肉桂: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作用,在药膳中,肉桂常与牛肉等搭配,如肉桂牛肉汤,适合肾阳不足、心腹冷痛等人群,有出血倾向者及孕妇慎用,阴虚火旺、里有实热者忌服。
  • 杜仲: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可与猪腰等一起炖煮,制成杜仲猪腰汤,对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等有调理作用,阴虚火旺者慎用。
  • 肉苁蓉: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功效,常与羊肉、粳米等一起制作肉苁蓉羊肉粥,适合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者,阴虚火旺及大便泄泻者忌服。

制作药膳常用中药表格汇总

分类 中药名称 功效 适用人群 禁忌人群
补气类 人参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等 元气虚脱、脾虚食少等 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
补气类 黄芪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等 气虚乏力、自汗等 表实邪盛、气滞湿阻等
补气类 党参 健脾益肺、养血生津 脾胃虚弱者 实证、热证
补血类 当归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等 血虚、月经不调等 湿盛中满、大便溏泄者
补血类 熟地黄 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肝肾阴虚、腰膝酸软等 脾胃虚弱、气滞痰多等
补血类 阿胶 补血滋阴、润燥止血 血虚萎黄、眩晕心悸等 脾胃虚弱者
滋阴类 枸杞子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肝肾阴虚、目昏不明者 外邪实热、脾虚有湿等
滋阴类 百合 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肺燥咳嗽、失眠多梦等 风寒咳嗽、中寒便溏者
滋阴类 麦冬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阴虚肺燥、咽干口渴者 虚寒泄泻、湿浊中阻等
温阳类 肉桂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等 肾阳不足、心腹冷痛等 有出血倾向者及孕妇等
温阳类 杜仲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等 阴虚火旺者
温阳类 肉苁蓉 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者 阴虚火旺及大便泄泻者

制作药膳常用中药FAQ常见问题大全

问:制作药膳时,中药的用量应该如何把握?

答:中药的用量需要根据药膳的种类、食用者的体质、年龄以及具体中药的特性来确定,滋补类中药在药膳中的用量相对少一些,如人参,每次用量3 - 9克;而一些药食同源的中药,如枸杞子、红枣等,用量可以适当多一些,枸杞子一次可用10 - 15克,如果是为了治疗某种疾病而制作药膳,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确定用量。

问:孕妇可以食用含有中药的药膳吗?

答:孕妇食用含有中药的药膳需要非常谨慎,有些中药如人参、当归等,在孕期使用不当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孕期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性质平和、药食同源的中药制作的药膳,如用红枣、山药等制作的粥,但如果要使用其他中药,一定要先咨询医生,确保安全。

问:制作药膳时,中药需要提前处理吗?

答:部分中药需要提前处理,比如一些质地坚硬的中药,如龙骨、牡蛎等,需要先煎,以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一些有异味的中药,如陈皮等,可以用清水浸泡片刻,去除杂质和异味;而一些容易挥发的中药,如薄荷等,需要后下,避免有效成分挥发损失,在制作药膳前,最好了解每味中药的特性,进行适当的处理。

制作药膳时合理选用中药,能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但在使用中药制作药膳时,一定要充分了解中药的特性和禁忌,必要时咨询专业人士。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